历史鲸鱼埋伏海船前远航商人愁白头丨

“海鳅者,即海上最伟者也,其小者亦千余尺。”读到《岭表录异》里的这段话,我不禁起了好奇心,刘恂笔下的海鳅,到底是何方神圣?结果,一查资料才知道,原来,海鳅其实就是露脊鲸,不过,按照现在专家的观点,“其小者亦千余尺”是刘恂的误读了,因为今天被发现的最大的鲸鱼也只有30米长,离“千余尺”(也即米)差得不是一点半点,这或许古人在海上远望鲸群时得出的错误结论,毕竟那时候谁也没胆拿着尺子,游到鲸鱼身边仔细量一量。

  “海鳅”喷气空中下雨

  《岭表录异》里的海鳅又有“吞舟之鱼”的别名。书中说,晚唐年间,广州常发海船去安南(今越南),偶然也有中原人跟船随行,可他们只不过在海上往返一年,回来往往就白了头发,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就是因为这条航线上有海鳅出没。

  有一次,刘恂自己搭乘海船,路经海南岛附近海域,忽见大海深处有十余座小山,随着波浪忽出忽没,他以为不过是个海岛,可富有经验的舟师已高度紧张,告诉他:“非山岛,鳅鱼背也。”人们正在又惊又怕之时,天空中忽然下起了蒙蒙细雨,舟师再次告诉他:“此鳅鱼喷气,水散于空,风势吹来若雨尔。”等船终于渐渐靠近鲸群,人们猛力敲击船帮,又拼力大喊大叫,震耳欲聋的噪声终于吓退了鲸群,它们纷纷沉入水底,刘恂擦擦头上的冷汗,心想天天这么担惊受怕在海上漂,难怪往来广州与安南之间的商人一年之间就要愁白头呀。

  鳄鱼聚集麋鹿遭殃

  俗话说,祸不单行。根据《岭表录异》的记载,这条航线上除了鲸鱼,还有鳄鱼。海岛上麋鹿很多,“口森锯齿”的鳄鱼就埋伏在崖岸下,每有麋鹿经过,一大群鳄鱼就开始大声号叫,可怜的麋鹿一慌神,跌落崖岸,就成了鳄鱼的美食。别说柔弱的麋鹿,就是人也得让这些鳄鱼三分。刘恂的同时代,唐代名臣李德裕被贬官潮州,经过鳄鱼滩,因为船舶受损,平生古玩和字画全部散失,看着磨牙霍霍的鳄鱼,李德裕不敢招惹,只得悻悻离开。不过,幸而他碰到的是鳄鱼群,而不是鲸群,否则损失的可就不只是字画古玩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yuf.com/zejj/106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