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鲸落,万物生”看完它的死亡,才知道它的伟大。
鲨鱼死亡后,会慢慢沉入海底,这个孤独而漫长的过程,有个名字,叫“鲨掉”!
------------------------严肃------------------------
年4月2日,中科院的“探索一号”科考船,在南海首次发现一个3米长的鲸落。目前全世界发现的自然鲸落总量不足50个。我国这次新发现的鲸鱼骨架是齿鲸,刚陨落不久,尾部还留有肉身残骸。这头鲸落,弥足珍贵,能让我们观察很长一段时间。
鲸鱼死亡后,有些尸体会漂浮在海面上,有时会被海浪冲上岸。比如抹香鲸,它有肥厚的脂肪层,死亡后尸体会漂浮在海面上。而身躯巨大的蓝鲸和座头鲸,死亡后慢慢沉落,但随着腐烂的气体在身体里越攒越多,肿胀的躯体会重新浮出水面。
漂浮的鲸鱼尸体很常见,鲸落却很稀少。直到年,一艘潜艇在加利福尼亚海岸西边,深度超过米的海底发现一具灰鲸尸体,人们才开始真正了解鲸落。
那么到底什么是鲸落,对于海洋来说鲸落又有什么重要价值,我们的发现又意味着什么呢?
鲸鱼--基石物种
鲸鱼是海洋里的“基石物种”。基石—基础的石头,也就是说鲸鱼是海洋生物圈里的奠基石,它影响了许多物种的生存,起到了比其他生物更为重要的作用。如果鲸鱼灭绝了,整个海洋生态系统都会受到影响。
鲸鱼体型巨大,新陈代谢系统缓慢,换句话说,大个子的鲸鱼的代谢效率比小个子的哺乳动物代谢效率要高得多。来看具体数据,一头蓝鲸需要的食物总量可以养活7头小须鲸或者是只企鹅。但是新陈代谢更快的7头小须鲸的重量只有蓝鲸的50%,而全部企鹅的重量只有蓝鲸的8%。大型鲸鱼数量的减少会降低海洋生态系统对碳元素的保留量,无论是存活的全部生物,还是死去的沉到海底的鲸鱼尸体。
鲸落,深海中的温柔孤岛
在地表之上,万物生长依靠太阳。但哪怕是最清澈的海水,在米以下也几乎是漆黑一片。没有阳光,驱动生物界运行的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断绝,但是并非没有其他途径。深海海底的生物可以依靠化能合成和海面输送来的物质,热泉口是它们的城市,洋流是它们的道路,从海面缓慢飘下来的食物碎屑(“海洋雪”)是它们的天降甘霖,而偶然落下的巨大身躯,则是它们在大洋荒漠之中的孤岛和绿洲。这些躯体是鲸的尸体,被称为“鲸落”(Whalefall)。
如果一棵树倒下,它的躯体很快就会被蜂拥而至的微生物分解;如果一头鲸死在了浅海区,各种腐食者会以更快的速度将有机物瓜分殆尽。然而,在大海深处,生物界遵循着不同的逻辑。世界上绝大部分海域都隶属于大洋,即便是大洋的表层海水,也因为没有固体支撑物、没有陆地河流输送营养成分,生物相当稀少。当一头鲸鱼死在大海中央时,它的庞大尸体会一直下沉到数千米的深海海底,然后在这里点亮一个新的——哪怕大尺度上也不过转瞬即逝的——生态系统。
当鲸鱼的躯体抵达海底时,会很快被盲鳗、睡鲨、深海蟹等生物发现。鲸鱼的90%以上软组织会被它们吃掉,这顿飨宴一般会持续4-12个月。
鲸落艺术插图。鲸的尸体在海底会被多种生物蚕食。图片来源:hackettfilms. 鲸落艺术插图。在大型腐食者享用过后,小型生物将入住到鲸落的残骨败肉之中。图片来源:hackettfilms. 鲸落艺术插图。只剩骨架的鲸,依然为海底的无脊椎生物提供着养分。图片来源:hackettfil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