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孩子的高矮胖瘦

教你如何判断孩子的高矮胖瘦

我们要知道,孩子从被妈妈怀在肚子里的时候开始,就已经开始了ta的长高之路,并且在每个阶段都有生长的规律。

家长要了解儿童的生长规律

从妈妈肚子里开始,就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生长过程

孩子一出生身长在50cm左右,表示孩子在妈妈子宫内10个月的时间生长了50cm;

出生后第一年,大约长25cm,一周岁时孩子的身高大约在75cm;

第二年,长10~11cm,2周岁时,孩子的身高大约在85cm;

儿童期,生长发育平台期,每年6~7cm;

一直到青春发育期,迎来生长发育第二高峰,这个时期的孩子可以增长大约25~30cm,随着青春发育期结束,骨骺闭合,身高不再增长。

孩子在不同时期都遵循着特有的生长规律,如果孩子生长速度过慢或过快,都说明有外在因素或疾病的存在,干扰了孩子的正常生长。参照儿童不同时期的生长规律,家长需要及时发现和排除这些长高障碍。

如何客观评价孩子的身高?

专业的医护人士可以通过客观工具来判断:

从幼儿园、小学开始,大多每半年会为孩子进行一次查体,身高测量是最为基础的一项检查,经过每一次的身高测量数据,在孩子的生长曲线图表中作为一个坐标点,将孩子不同时期的数据相连,可以连成一条曲线——生长曲线。

生长曲线可以看出孩子的生长走势,帮助医生、家长评价孩子的生长情况,是一项非常有用的工具。如果发现曲线偏离,意味着孩子的生长存在影响因素。

一些细心的家长,为了有效动态地监测孩子的生长情况,可以每3个月定期进行身高测量,(切勿过于频繁),不仅仅监测了孩子的生长情况,父母也帮孩子留下了不同时期的成长记录,具有纪念意义。

家长也能简单地读懂生长曲线图:

生长曲线有一个非常客观的标准,(参考下2图)2~18岁男孩、女孩身高、体重百分位曲线图,是采集了全国各代表性地域大量儿童身高及体重样本数据,得出每个年龄段不同水平孩子的生长趋势及水平,从而可以根据孩子当前的数据来判断孩子在全国该年龄段的儿童中处在什么水平。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如何通过生长曲线判断孩子身高是否正常?

生长曲线图是一个很直观的监测孩子生长发育的工具,非专业的家长们也可以通过生长曲线图粗略地判断孩子的身高水平。在生长曲线图中,中间的曲线作为平均值(p50),代表孩子的身高体重处于同龄孩子的平均水平。最低的一条曲线,属于第三百分位数(p3)或称为均数-2标准差,意味着这个水平的孩子身高体重数据在同年龄段的孩子中,从高到矮排名属于靠后的3%,这类孩子的家长需要提高重视,如果低于p3曲线,孩子属于矮小范畴,需要及时就医。

提醒家长:每个孩子的身高都是个性化的,随父母的遗传不同,环境因素的不同影响,在同一条曲线的趋势发展上下略微浮动都是正常的,浮动变化较大时,可能存在环境外因或疾病的发生,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前往专业的生长发育专科进行检查,寻找出影响长高的因素。

除此之外,建议家长每半年至一年定期带儿童到专业的生长发育专科进行检查,专业的医生会帮助家长给予科学正确的养育指导和建议,发现生长问题也可以及时纠正改善。

生活上如何发现孩子生长过慢

孩子2、3年也不需要换裤子(裤子长度不变);

孩子座位、队列总是坐第一排;

比同年级孩子矮一个头;

一旦出现此类情况,说明孩子生长已经落后,家长需要提高警惕,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的生长发育科就行检查就诊。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胖子最多的国家

肥胖已然不是个别人的问题了。年,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的关于全球成年人体重调查的报告显示,中国的肥胖人数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胖子最多的国家。

目前中国人体重超重人群多达2个亿,肥胖者超过万,其中万属于重度肥胖。在青少年当中,尤其是学龄期儿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肥胖症发病率已经与西方国家相当,如果我们不重视这个问题的话,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当中,当这批青少年长大以后,我们国家就会有更多的肥胖人口。

我们知道,胖一点本身不是病,但如果胖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肥胖症。肥胖症是指体内贮积的脂肪量超过理想体重20%以上,它是一种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原因相互作用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肥胖症的发生机制简单来说,就是能量摄入超过了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过度蓄积和体重超常。肥胖症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慢性疾病。

体重不重就万事大吉吗?

我们有时候会观察到一个现象:有些人看着挺精瘦的,但体重并不轻;有些人明明量起来体重不重,看起来觉得有点虚胖。

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判断是否肥胖,不要只看体重的这个数字,而是要看他身体内的脂肪含量是否超标。这是因为同样体积的肌肉会比同样体积的脂肪要重一些,因此,身上肌肉比较多的人,体重并不轻;而体内脂肪含量比较高的人,虽然体重数值不大,但看起来体型会显得胖一些。

我们在一些健身房和身材管理机构里可能看到过体脂仪,只要上去一站,就能轻松测出脂肪重量和比率。而我们医生,一般会采用一系列人体测量学的方法,来判断一个孩子是否肥胖。

1)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

我们可能已经比较熟悉BMI这个词,BMI因为与体脂相关性密切而被WHO推荐为诊断肥胖症的有效指标。这里我要重点强调一下的是计量单位:体重单位是千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公斤;身高单位用的是米。

计算出来以后对照小朋友的BMI表格,就能比较直观地判断,自己家孩子是否属于肥胖。

BMI>同性别同年龄儿童95百分位的为肥胖

BMI>同性别同年龄儿童85百分位的为超重

2)身高别体重(Weight-for-height)

刚才我们也提到,身高比较高的孩子,体重数值相应也会高一些,要做一个区分对待。身高与体重的比率,超过%我们才会定义它为肥胖。

3)此外我们医生也会观察孩子腰围、腰臀围的比值(WC,WHR),这主要反映的是孩子腹部肥胖的程度。

肥胖的危害: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科研人员对于BMI轨迹的研究发现,有一种肥胖叫做持续性肥胖。1/3的超重儿童会成为肥胖成人,2/3的超重青少年会成为肥胖成人。

近8成儿童期及青春期的肥胖,会发展为成人肥胖。肥胖引发的一些慢性疾病,甚至在青少年期就显现出来了。比如糖耐量受损,会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

广大家长们不要误认为,肥胖导致疾病都是大人的事。举个例子来说,我接诊的年龄最小的脂肪肝患者,才7周岁。我们一般认为脂肪肝是一种成人疾病,基本上要40岁以后才会出现。但实际上儿童期和青春期的肥胖,也会导致严重的脂肪肝。

其实我们在日常接诊中,也看到很多孩子因为肥胖导致严重的疾病,比如呼吸道疾病、胰岛素抵抗、性早熟、血脂代谢异常等。

关于孩子的体重控制,大家可以对照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百分位数值表来自查。

儿童肥胖会增加性早熟的风险

科研人员曾经做过一项大型研究,纳入了例6-12岁的中国儿童,这个样本量算比较大的,来探讨肥胖、中心性肥胖与性早熟之间的关系。

从这项研究结果中我们能发现,肥胖儿童的性发育启动年龄,是明显偏早的。男孩的性早熟风险系数为2.15,女孩的性早熟风险系数为9。也就是说,在肥胖导致性早熟这件事上,女孩的风险远大于男孩。

性早熟的危害,有一个比较显著的是会影响孩子的成年终身高。孩子一年一般能长5-7cm,而性早熟的孩子,长高的时间会比正常的孩子少一些。性早熟的孩子,一开始身高很出众,后续别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开始窜个子追赶身高了,而他们的骨骺却趋近闭合,无法再长高只能干着急。如果性发育早启动两年,这些孩子的身高可能比正常孩子要矮10-15cm。

因此我们广大家长需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yuf.com/zejn/98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