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史
科幻春秋
《光荣与梦想:中国竞技科幻作品精选集》
主编:宝树
北京燕山出版社
年9月
本文为《光荣与梦想:中国竞技科幻作品精选集》编者序,标题为公号编辑自拟
一
这本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年的某一天,编者在布鲁塞尔的一家旧书店里,邂逅了一套残缺不全的《阿西莫夫神奇科幻世界丛书》(IsaacAsimov’sWonderfulWorldsofScienceFiction)。这是科幻大师阿西莫夫编选的一系列主题科幻选集,出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数十年后有三四本流落到这家书店里,已经饱经沧桑,相当残旧了。其中一本题为《科幻奥运会》(TheScienceFictionalOlympics),一下子吸引了我的注意。那一年正当伦敦奥运会,隔着一条海峡的比利时街头巷尾也是奥运气氛浓厚。当时在比利时留学的我,自然也对奥运非常期待。
《科幻奥运会》▲
虽然我从小就是科幻迷,当时也已经是小有名气的科幻作者,但从未想过能拿奥运主题做一部科幻选集。看了看目录,作者阵容竟惊人地强大,几乎每一位都是如雷贯耳的科幻名宿,其中有中国读者,至少是科幻读者非常熟悉的阿瑟·克拉克、乔治·R.R.·马丁、罗伯特·谢克里、迈克·雷斯尼克、杰克·万斯、鲍勃·肖、德·坎普……这些脑洞天才们汇聚一堂,各出奇招,在竞技体育的题材上比拼科幻创意,本身几乎就是一种脑力“奥运”了。
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本选集。不久后伦敦奥运会如期举办,那个夏天,我一边观看精彩激烈的比赛,一边随手翻阅这部异想天开的故事集。其中有外星人加盟的银河奥运会,有美人鱼参加的游泳比赛,有横跨太阳系的“赛船”,也有通过心灵感应的格斗……有时候很难讲,电视里的奥运和书里的奥运,何者更吸引人。[1]
读这部书的时候,我当然也会想起中国科幻作家们的奥运或体育主题佳作,比如刘慈欣的《光荣与梦想》,王晋康的《豹》,都是我许多年前拜读过的名篇,精彩之处,绝不逊色于外国名家的演绎。从那时候开始,我就隐约有了编一部中国版“科幻奥运会”的心愿。当然,最初只是一个随性的念头,但后来几年也颇留意这方面的作品。读得多了,我有时掩卷而思,感到科幻与竞技体育,二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其间颇有若干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焉。
大概没有哪个民族不需要某种程度的体育运动,但只有在希腊人那里,竞技体育才以“赛会”的形式受到极大的尊崇。古希腊有所谓四大赛会,其中最著名和盛大的自然就是奥林匹克赛会。古希腊奥运会,在传统说法中始于公元前年,实际据专家考证,可能要晚几十年,定型于前八世纪末期。但其渊源又要古老得多,在迈锡尼文明时期便已有雏形。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也有一些关于赛会竞技的描写。[2]
奥运会及其他赛会的起源是对宙斯等神灵的宗教祭祀。但其真正的发扬光大,却依赖于古典希腊兴起的人本主义精神。赛会逐渐成为一种世俗节日的竞技活动,众神退隐,而人自身的体态、动作和成绩却成为古希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