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驾自然之上无人机的善与恶

白癜风是怎样发病的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30813/4236949.html

[宇辰导读]自然美景与无人机难道就无法和谐相处吗?

日前,一段熊妈妈带着小熊仔勇爬雪山峭壁的视频走红网络。熊妈妈三下五除二便顺利登顶,熊仔在攀援过程中不断下跌,在几度下滑的情况下最后还是成功跟妈妈汇合。其中小熊仔凭借着可爱的姿态和勇往直前的精神,迅速收割了一众网友的心。

02:50

但是其中不少影像表示,这项登顶事件似乎并没有这么浪漫与正能量。阿尔伯塔大学灰熊研究者ClaytonLamb指出,母熊带着小熊冒险攀登陡峭的雪山是不合常理的,这极大可能是因为拍摄的无人机让母熊感受到了威胁

部分影像也印证了该学者的说法。

例如在小熊即将登顶时,母熊突然一掌将小熊赶走,导致小熊向下滑落几欲跌落山崖。从视频中可明显看到,当时镜头突然拉近,疑似无人机快速靠近。

该说法已经爆出,便引起热议。

甚至还有些评论直指动物摄影师。

这几年,随着无人机越来越普及,针对无人机与自然关系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支持者认为无人机可以从高空更全面地观测生态,从而保护自然;而反对者则拿出数据证明无人机会对动物造成十分不好的影响。

反对者

来自天空的噪音源

无人机惊吓羊群

年5月,在犹他州的锡安国家公园(ZionNationalPark),无人机惊散了一群大角羊,迫使母羊和幼羊分开。这一事件致使国家公园管理局就出台了一项无人机在锡安区域飞行的惩罚措施,在该地区飞行无人机最多可判处六个月监禁或美元的罚款。后来国家公园管理局禁止无人机在任何国家公园飞行。

无人机能让黑熊心跳急剧加快

年,明尼苏达大学的生物保护学博士后研究员马克·狄德摩(MarkDitmer)曾负责进行一项关于无人机对黑熊造成影响的测试,研究过程中,他们成功使一个盘子大小的飞行器靠近了黑熊17次。Ditmer保持每个无人机至少离动物65米远,距离地面25-30米远。在几乎每一次测试中,事先植入黑熊体内的探测器都会检测到黑熊心跳速率急剧提升。其中,一只刚进入冬眠的母熊的心跳几乎呈一种爆发式的飙升。在一个极端的例子中,无人机使得一只熊的心跳速率从每分钟39次疯狂加速到每分钟次,几乎增长了四倍。他表示“偶尔一次与无人机相遇也许不会有什么伤害,但是如果一只黑熊不断地受到无人机的骚扰,那么就会造成健康问题。”

青海湖天鹅受伤事件

无人机拍摄天鹅/图来源网络

年1月1日,在青海湖畔泉湾地区,有人愕然发现,有一些摄友为拍到最直观的天鹅照片,动用了无人机。1月2日,摄影家发现,原本有三百多只天鹅聚集的泉湾地区,天鹅少了不少。1月4日,事件进一步发酵,已有网友呼吁将青海湖天鹅聚集地和普氏原羚栖息地等设为“无人机”禁区,禁止无人机进入。据称这里曾发生过无人机将天鹅翅膀打伤的事情。调查发现,在无人机惊扰大天鹅之前,还发生过摄影爱好者放鞭炮、按汽车喇叭来惊飞天鹅,从而进行拍摄的情况。

宾夕法尼亚公园禁飞

近年来,宾夕法尼亚野生动物保护区以及鸟类栖息地经常遭到无人机的骚扰。其中一名无人机操作者,将无人机飞进凯恩非尔特斯维尔的中溪野生动物保护区,近距离拍摄了雪雁群,拍摄区域是鸟类避难区。在年4月的州议会上,宾夕法尼亚州渔猎委员会将考虑禁止无人机在万英亩的动物保护区飞行,此外,还将禁止无人机在停车场和中溪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山路上飞行。

猴子怒拍无人机事件

年4月25日,常州淹城野生动物世界猕猴花果山区域,有人操控一架小型无人机,在猴岛里面飞行,让猴群受到很大惊扰,最后有一只猴子将无人机打翻在地。工作人员表示,现场饲养员进行了提醒和劝导,但这名游客并未停止自己的举动。

麋鹿岛国家公园成无人机禁飞区

麋鹿岛公园禁飞条令/图来源网络

因无人机发出的嗡嗡声会干扰到动物,加拿大公园管理局宣布麋鹿岛国家公园禁止无人机飞行。该公园有多达种的鸟类、头野牛等。园区负责人称,如果在这里操作无人机,野牛不会再回到这个地方,而这里是全区最大草原。其实自年以来,这里已经禁止已经飞行。

支持者

上帝保护之眼

海洋联盟使用无人机研究鲸鱼

年,皮尔森出版和教育公司宣布与海洋联盟和奥林工程学院合作并赞助一个项目,该项目旨在帮助研究鲸鱼时不干扰动物或扰乱动物们的正常活动。海洋联盟研发了专门的无人机,名为“SnotBots”。它可以很好的飞行在水面上来收集鲸鱼的呼吸样本而不会造成动物的压力或者伤害。科学家通过分析收集的数据样本对鲸鱼的健康进行判断。

澳大利亚建立海洋哺乳动物保护区域

在澳大利亚,海洋生物学家已经成功使用无人机来确定哪些地区的海洋会成为最好的海洋哺乳动物保护区域。默多克大学的鲸类动物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研究中,无人机飞行在澳大利亚西海岸的鲨鱼湾。在大约英亩的面积,无人机从海拔到英尺不等的高度上拍摄了张照片,默多克大学的研究证明了无人机在海洋生物学研究中的价值。

东南亚用无人机保护黑猩猩

婆罗洲和苏门答腊曾因为地球上森林砍伐率最高的原因,导致森林中的猩猩可能在未来三十年内灭绝。由LianPinKoh和SergeWich共同创建的拯救黑猩猩组织——ConservationDrones,计划通过无人机技术实现救援目标。Koh和Wich用他们的无人机检测婆罗洲和苏门答腊的森林,从空中识别猩猩和跟踪人类土地利用的变化,并设想能使无人机在濒危野生动物附近的存在对非法行为产生威慑。

无人机保护幼鹿

年德国进行了一项野生动物救援项目,旨在保护幼鹿。德国该项目相关负责部门及机构部署无人机对躲在草丛中的幼鹿进行搜查,以防人类在使用割草机或者收割机时受到伤害。项目负责小组对配备数字及红外传感器的五架无人机进行了试验。经试验,这些小型无人机均可以通过检测到颜色以及体温来进行搜查工作。当无人机检测到了幼鹿时,它们将立即发射无线电信号。农民们在进行春季农业活动时将会注意到这种信号,从而避免伤害幼鹿。

无人机缓解人象关系

象群航拍影像/图来源网络

国际野生动植物保护组织获得了两架四轴无人机,该组织的亚齐团队将使用无人机监控苏门答腊亚齐省的大象,当大象要接近社区或农场时,为避免冲突发生会做出快速响应。通过使用新的无人机技术将会使得FFI更快更有效地做出回应,通过视频显示的内容尽快的将大象驱逐出人类区域,确保他们不受到人类的伤害同时不被人类伤害。

无人机驱赶大象免遭袭击

生物多样性与野生动植物解决方案、坦桑尼亚野生动植物研究所、马拉大象项目在坦桑尼亚的塔拉戈尔国家公园和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周围的51个农田展开了无人机测试。结果令人振奋,另外无人机在野生动物管理方面还表现出了非常高效、灵活的一面。研究人员表示,虽然大象最终可能会习惯无人机的嗡嗡声,但就目前看来它们还是会害怕这些在空中飞行的机器。除了大象之外,这种驱赶方式还适用于其他野生动物。

无人机对抗盗猎

非洲盗猎严重,从到年,大象的数目减少了30%。年一年中,只犀牛就因犀牛角被杀害。马拉威国家公园管理员与非营利组织合作使用无人机来对抗盗猎者一架安装温度感应照相机的无人机四处盘旋,它在侦测希雷河上盗猎者的船只。当无人机发现有违法驶近国家公园的船只时,发出逼逼逼的声响,盗猎者的船只立刻掉头离开了。

无人机推动数十万海龟保护工作

哥斯达黎加的奥斯蒂奥纳尔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龟保护地之一,在产卵季,数十万只海龟集体上岸产卵。年8月的4天时间里,来自杜克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科学家,利用固定翼无人机对奥斯蒂奥纳尔的太平洋丽龟进行了调查,并在年12月发表了相关报告。负责人称“经证实,无人机可以作为研究海龟数量的有力工具,无人机揭示出了奥斯蒂奥纳尔近岸栖息地中海龟数量惊人的密度。”

无人机保护濒危猞猁

年,安达卢西亚的地方政府和一家无人机公司签署了无人机原型设计合同,该款无人机将用于提高对濒危的猞猁的保护力度。经过自然资源保护者的持续努力,猞猁的数量已经在慢慢增长。

无人机无缝巡查护候鸟

年2月,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无人机航飞组正式成立,加强对固定翼无人机等设施设备使用、维护和保管。记者了解到,保护区装备的固定翼无人机续航能力强速度快,最大飞行时间为3小时,巡航速度为千米每小时,为候鸟的安全保驾护航。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使用无人机在鄱阳湖区巡护监测,不仅节省人力物力,还使保护区巡护监测更具针对性。

其实说了这么多,无人机的贡献有目共睹,对动物的影响从保护区态度可见一斑。无人机只是一个工具,可以记录下美好风景添作纪念,也可能会伤害他人走向犯罪。那么我们该如何使用无人机呢?科学家们给出了答案:

科学飞行

缺乏证据的情况下,无人机用户应该向相应的专家咨询并以谨慎的态度处理;

无人机用户在使用无人机前,要获得批准,并正确解释无人机使用的预期利益情况;

受过训练的无人机操作员需要遵守所有相关的民航规则,其中包括禁止在视线之外飞行、禁止在限制高度以上飞行、禁止在夜间、人群以及重要的建筑物和禁飞区飞行;

应选用可将破坏最小化的无人机,例如,可以将无人机伪装成动物,以免对其他动物造成威胁;

无人机的发射和收回都要远离动物,在飞行期间也要与动物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距离内;

随时对动物的行为和生理应激反应进行测量,如果发现无人机已经对动物产生干扰,应立即停止无人机的飞行;

无人机规范和飞行实践应详细准确,在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充分共享动物的反应、事故或突发事件。

动物的快乐应该属于动物本身。无人机是工具,希望每个使用者都能给它按上一颗心。和平出行,从你我做起。

转载请标明宇辰网,侵权必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yuf.com/zely/118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