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顶尖白癜风专家之一 https://m-mip.39.net/fk/mipso_5446757.html
那么这些堪称海洋霸主的它们,到底经历了什么可怕的事情?甚至面临灭亡之灾!
大约在万年前,鲸鱼的老祖先(古鲸)居然是半水生杂食动物,它们生殖和哺育后代时就在陆地活动,觅食就在陆地和水里,这有点像我们现在的河马。随着陆地的地盘和食物竞争越来越困难,它们发现海洋的食物获取比较简单而且海域广阔,就开始进入浅海生活,慢慢的它们习惯了海洋的生活,从此就不再愿意上岸了。由于体型的优势,它们很快就拿下了海洋霸主的地位。就这样过着安稳无忧的隐匿生活。
直到古代被发现并且记载下来,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到的的“鲲”,战国到秦国期间《尔雅》也有提到“鲲”,翻译过来就是鲸鱼。这一发现,将会改变鲸鱼的命运。有发现就会成为猎物,有猎物就会有捕猎者,捕鲸活动就会产生,在世界的某些地方捕鲸活动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有证据发现在公元年前,古代的爱斯基摩人和北美印第安人,经常通过捕猎鲸鱼来获取大量的肉食,并且他们发现鲸鱼的脂肪可以加工鲸油用来做燃料,骨头,鲸皮和内脏可以制作成工具和药物。普通鲸鱼一般重30到50吨,一条成年蓝鲸一般重到吨,有的甚至达到0吨以上。虽然我们刚刚说到的古代人有捕鲸活动,可是由于捕鲸工具的落后,捕鲸的难度很高,毕竟要想捕猎皮粗肉厚的海洋霸主,并非容易的事,所以并没有给鲸鱼数目造成多大的影响。
但是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发现捕鲸带来的利益越来越高,到中世纪末,在欧洲开始有系统的捕鲸活动。甚至在16世纪有一位叫巴斯克的捕鲸者不惜冒着风浪开船追踪鲸群,横渡大西洋,直到纽芬兰及冰岛岸边。在17世纪,荷兰人和英格兰人组成高达多人的庞大捕鲸船队,每年在国家近海附近出海捕鲸船只数量高达艘。到了18世纪,因为长期大规模捕鲸,导致荷兰近海附近的鲸鱼数量急剧下降。这些捕鲸队开始驶往较远的海域格陵兰和戴维斯海峡捕鲸。到18世纪发明了一种新的炼制鲸油的设备可以在船上作业,并且存储。这导致捕鲸队的作业时间从原来的8小时增加到24小时,基本出一次海可以长达4年不用上岸,捕鲸效率急剧增加。
到19世纪,捕鲸范围扩展到太平洋,并且开始深入到北极附近,在巨大的利益下,有些国家已经达到多艘捕鲸船队,并且当时在挪威有个叫福伊恩发明了一种可以填充火药发射的捕鲸炮,这大大增加了捕鲸距离和成功率。随着这捕鲸规模日日壮大,导致鲸族的种类和数目急剧下降,在19世纪末,有些鲸鱼种类甚至濒临灭绝。
在商业捕鲸导致鲸鱼数量锐减后,国际捕鲸委员会决定采取保鲸行动,在年发布了《禁止捕鲸公约》,在年和年建立了印度洋鲸类保护区和南大洋鲸类保护区。还有更多的组织比如绿色和平组织,海洋守护者协会,海洋保护组织等,都在努力的保护着鲸鱼。尽管有很多组织在不断为保护鲸鱼做出努力,但是某些岛国和几个临海国家部落自年以来抓漏洞打着科学捕鲸的旗号每年捕杀头鲸鱼或者海豚。希望这些捕鲸者能早日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要等到鲸鱼只能在电脑屏幕上显示才后悔。
相信在大家都努力下,在不久的将来鲸鱼能够重新回归到那个安稳无忧的隐匿生活。像它们老祖先那样畅游海洋。
谢谢收看,我们下集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