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m/
鲸非鱼,但外形像鱼。在生物分类不够精细的古代,人们经常笼统称之为“大鱼”或“巨鱼”。时至今日,即便知道鲸属哺乳动物,不少人在口头上仍习惯上喊作“鲸鱼”。本文是一篇与鲸有关的历史故事,而非生物科普,为方便阅读,下面就也使用“鲸鱼”“巨鱼”的称呼。
体型庞大,对于鲸鱼来说,有利也有弊。有利之处在于:如此体型在海中鲜有敌手,基本上横行无阻。而弊端则是:“船大难掉头”,一旦进入浅水区,很容易搁浅。查询网络可知,鲸鱼搁浅事件在沿海区域时有发生。
胶东半岛三面环海,鲸鱼常有出没。年时,就曾有一头长喙鲸在胶州湾青岛城阳海域搁浅。而在古代,类似的事情也并不鲜见,史志文集中多有提及。(注:《清史稿》中就有“康熙三年三月,莱阳羊圈口潮上巨鱼,长六丈馀,声如雷,旋死”的记载。)
其中,根据清代文士林培玠在《废铎呓》中的记叙,嘉庆丁卯(十二年,年)暮春时节,就有一头百尺长的巨鱼在宁海州(牟平)养马岛海域搁浅。
此事传开之后,十里八乡的人纷纷跑来围观。普通鱼类离开水面很快就会死去,但这条巨鱼几天之后却依旧活着。古人迷信,推测它应非“普通之物”,不敢随便触碰。于是就在附近焚香祈祷,期待它早日自动离去。
不料,行礼几天过后,这头巨鱼依旧停在原地。此时,当地乡民心中的“敬畏之情”已有减弱,但仍秉持着将它送回海中的想法。几位话事人一商议,决定出动小船,用绳子拴住巨鱼的尾部,帮助它转身离开。
而正当众人在全力划船之际,这条巨鱼忽然发出声响,且用力扭动身躯。一瞬间,绳子就被扯断,小船也几乎被拉翻。众人见状,只好作罢。
又过了几天,当地一位庙祝在夜里听闻海上有异响。开窗一看,只见“雪浪如山,高出屋上”,场面相当吓人。他赶紧击鼓鸣钟,不断祈祷,这才使海浪逐渐平息。
天亮之后,庙祝将夜间事情告知乡民。话事人合计道:“这条巨鱼多半是惹怒了上天,命已该绝。”于是,他们集体来到巨鱼旁边,大声告知说:“祈祷让你走,你不走;开船帮你走,你也不走;昨天夜里海潮风浪那么大,你还不走;再不走的话,我们只好动手了!”
说来也奇怪,巨鱼听了这些话后,竟然流下了“眼泪”。
第二天,见巨鱼还在原处,众乡民便决定杀鱼割肉。男女老少持刀齐上阵,好几天才割完。也有人将“鱼皮”取下当“障泥”(马腹两侧用于遮挡尘土的东西)使用,据说材质相当坚韧,犹如牛皮。
综合来看,在养马岛海域搁浅的这条巨鱼应该是某种大型鲸类。这个故事虽然不无夸张之处,但事情本身应该是真实发生过的。嘉庆朝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不知道这段故事在如今的养马岛,是否还有流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