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广告被恶搞,对蒙牛来说是赚了还是亏了

Wednesday,August8,

宇见|品牌营销顾问发现营销理论提出者

■讨论“恶搞”对品牌来说是亏还是赚,我们谈论的核心,其实是这一系列行为引发的“次生传播”对品牌的影响。

■此种策略的成功,非常依赖于梅西能够带领球队走得更远,然而遗憾的是,比赛进程与故事脉络并未完全贴合。

■品牌所要构建的认知应该包括“功能”、“形象”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是这三方面的品牌认知决定着消费者的动机和偏好,并最终作用于他们的购买行为。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恶搞”对品牌的积极意义就非常有限。

■在“讲好故事”尚不被满足的前提下,还要加入口号重复,希望同时达到构建产品功能认知的目标,则是一种典型的贪心求全错误。

原标题:世界杯期间对梅西广告的恶搞对品牌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来源:宇见(ID:yujianyingxiao)

作者:宇见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俄罗斯世界杯期间,蒙牛重金投放的梅西广告被恶搞,到底是赚了还是亏了?”

让我们尝试从传播策略的角度,来对这个问题做一些简要分析:

1

讨论“恶搞”对品牌来说是亏还是赚,我们谈论的核心,其实是这一系列行为引发的“次生传播”对品牌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是建立在品牌的此次传播本身,并未达到应有预期效果的基础之上的。

具体而言,蒙牛的广告策略,我想主要是希望借由从小就患有“先天性侏儒症”的梅西,来讲出一个励志故事,并希望借此将消费者的情感共鸣,转化到对品牌的好感和购买动机之上。

基于这个策略,“我不是天生强大我只是天生要强”的表达,正是对故事中心思想的概括,它包含了希望匹配的消费者意识形态需求,也与产品的功能价值(补充营养,满足“天生要强”的愿望)存在着内在联系。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基于受众对世界杯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yuf.com/zesd/56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