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环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因此我国从年开始把重视植物造林的孙中山先生的逝世纪念日(每年的3月12日)为中国植树节。之后全国实施“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截止年,我国的森林总面积已达到2.5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1.93%,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虽然我们都知道,植树造林有利于生态环境,人在森林里,神清气爽。但是树林与我们人类健康是否有关系呢?
年5月7日,NaturePlants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新西兰梅西大学(MasseyUniversity)的JeroenDouwes课题组题为“Vegetationdiversityprotectsagainstchildhoodasthma:resultsfromalargeNewZealandbirthcohort”。该课题组通过跟踪调查新西兰的名在年出生的小孩到年的18年期间哮喘的发病率,发现了成长在绿化率较好的区域的小孩得病的概率更低。同时如果增加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更加能降低得病的概率,但是并不适用非本地的植被物种,。该文章揭示了,小孩成长在绿化率及植被多样高的地区时,有利于防止哮喘的发生。
在年,RogerUlrich的开创性工作发现了经历过外科手术的患者在自然景色优美的环境中更有利于恢复,说明了自然环境与降低死亡率、出生体重更重、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改善的心理健康等广泛有益健康的结果是有相关联。哮喘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疾病,多在婴幼儿期发病,如果忽视治疗,可以伴随终身。哮喘的形成和发作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在哮喘患者中,可存在有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异物,如果吸入相应的抗原则可激发哮喘。近十余年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哮喘患病率和死亡率有上升趋势,全世界约有一亿哮喘患者,已成为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一种主要慢性疾病。中国哮喘的患病率约为1%,儿童可达3%。虽然哮喘治疗有所改善,但是不是对所有哮喘患者都有效。另外,虽然公共卫生的干预措施可以有限降低哮喘风险,但这些干预措施通常难以实施。因此,了解如何接触自然环境的机制可以预防哮喘并确定具体哪方面的自然环境提供最大的保护
该文章跟踪观察了在新西兰的名新生婴儿由出生到十八岁,评估了哮喘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关性,解决了之前数据的局限性。该文章充分利用了新西兰统计局关于个人丰富的纵向数据,包括药物处方、住院、教育、福利、刑事审判、社会剥夺、人口(出生,死亡和移民)和住宅历史等数据。该文章最后发现生长在绿化率高的地方的小孩,有着显著降低得哮喘概率,同时第一次显示,增加自然植被物种的多样性,更加能显著降低发病率。相反,如果生长在金雀花和外来的针叶树环境下,却是诱发哮喘的因素。同时也证实了之前认为哮喘跟患者的性别、种族、教育、吸烟和出生时的体重有关的结论。文章最后认为,其机制主要可能是绿化率高和物种多样的地方,可以让小孩暴露在更多样的微生物环境中而阻止哮喘的产生,而不是之前认为的由于能减少空气的污染。
FIG1.哮喘在各类人群众流行的概率图
参考文献:
1.Ulrich,R.S.Viewthroughawindowmayinfluencerecoveryfromsurgery.Science,–
().
2.James,P.,Hart,J.E.,Banay,R.F.Laden,F.Exposuretogreennessandmortalityinanationwideprospectivecohortstudyofwomen.Environ.HealthPerspect.,–().
3.Mitchell,R.Popham,F.Effectsofexposuretonaturalenvironmentonhealthinequalities:anobservationalpopulationstudy.Lancet,–().
4.Dadvand,P.etal.Greenspace,healthinequalityandpregnancy.Environ.Int.44,3–30().
5.Donovan,G.H.,Michael,Y.L.,Butry,D.T.,Sullivan,A.D.Chase,J.M.Urbantreesandtheriskofpoorbirth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