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再起航

年12月27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的晓竹剧场内,学校“年度项目汇报”的第二场——“项目化学习”专场正在举行。

美行加人大家庭

张计蕾校长从新基础教育20年专注做好一件事说起,回顾了我们学校与新基础一起走过的办学历程:年筹备规划,“生命”在场;年主动加入,“生态”发展;年基地学校,“实践”推进。面对即将到来的,我们将坚持研究,加入合作学校。

张校长提出,我们要以“开放”姿态,“和谐”样态和“优质”生态来办现代公办小学,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开放”姿态

开亮的心态,尊重个性;

开阔的视野,见贤思齐;

开明的思想,人本管理。

“和谐”样态

和雅的风范,热情有礼;

和悦的课堂,互动生成;

和美的校园,意趣盎然。

“优质”生态

优特的课程,促进学力;

优化的活动,灵动创造;

优秀的质量,持续发展。

继上一场汇报中呈现了行政及管理团队和骨干教师发展的现状和付出,并对其责任和使命提出要求后,张校长在这一专场中感慨回顾了9年来每一位华师紫小人在上海开启的教育新生活之路,感恩细数了众多年轻教师默默舍小我成就学校的美行。希望团队中的你我他都能美行加人,在紫竹小学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相遇不负,生命留痕”,共同开创教育新伟业。

凸显现“+”意“STEM+"

本场项目汇报的主题定位为“+”,寓意着课程群的不断壮大,项目所跨学科的更加多元,学生科常素养的不断“加速度”发展。

首先,STEM+项目的负责人蒋方叶老师用时间轴的方式呈现了该项目自年在学校落地至今的发展轨迹,并从基础型课程中的STEM+,丰富的STEM+社团,种子教师的梯队建设,凸现“+”的进阶图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项目整体介绍。

请滑动观看图片

项目组老师还齐聚一堂,以座谈会的形式,就“如何选择项目及安排实施年级”“如何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凸显自己的学科优势”“课程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推进”“教师如何在课程中和学生一起成长”“STEM+课程对学生科常素养的促进作用”“课程实施的不足与展望”这6个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自然组的孙晓丽老师觉得,在实施项目的选择上我们基本是基于执教老师所擅长的内容来进行选择,其实可以更加大胆一点,孩子在不同的项目中才会获得更多跨学科的经验,才能科学素养上的快马加鞭的发展。她还以搭建温室为例,阐述了如何基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自然课实验的新需求来改进项目,展开新的探究。由此清晰地说明了STEM+的课堂采用的是项目式(Project-basedLearning)和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同时,孙老师也描绘了团队老师们想把项目实施和学校的科技工作整合的蓝图。

信息组的蒋进老师和美术组的金诗雨老师,则将如何把信息技术能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整合在STEM+课程中,各自从自己的学科角度进行了阐释,让我们看到老师赋予项目的“专业+”,也看到了项目面向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

美术老师徐思渊老师,则讲述了自己如何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边学习边实践边和学生一起成长的历程。还从年级组长的角度提出,项目应该如何横向普及,纵向提升,与学生主体工作相结合的思考和建议。

自然老师范艳佳老师,围绕“天宫X号”项目,两个团队历时4个月的努力,孩子及老师从中获得的成长。她表达,这是项目化学习的意义所在,更应该成为我们所有活动、比赛的常态,用做项目的方式去做,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实现家校的共育目标。

座谈回望,我们叩问初心,深知STEM+项目的实施任重道远。追真向善,我们更新理念,在教育改革的路途上坚定笃行。

渐入佳境“+”课程

随着STEM+在学校的扎实、深入的实施,学校不断丰实类课程群,形成了不同年级的普及课程,及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群。年,学校从校名中的“竹”出发,长城设计了系列创意探究课程,并于6月成功申报了“AI竹乐创”创新实验室。项目负责人蒋方叶老师将实验室创建的背景,课程的设置,建设的目标等向全体教师进行了汇报,之后,本学期已经开始普及实施的一到三年级三个项目小组,也汇报了这一学期的课程实施情况。

“AI竹乐创”实验室

三年级的项目团队做了题为“探奇欲试,究研不息,爱竹乐创,共享未来”的汇报。蒋进老师首先介绍了本学期的课程实施情况,并通过一个微视频向大家展现了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和收获;谈春凤老师就编程课程的小组合作方式做了反思与重建;杨为攀老师也对后续的课程建设进行了具体的展望和规划,除了在内容上逐步加入模块编程创作、实物动手制作、激光打印、3D打印等内容外,更是将“爱竹乐创”的主题做了新的解读:

“爱编程”

“有竹意”

“乐趣多”

“巧创作”

这将作为后续课程的建设目标。同时在“AI竹乐创”的过程中,老师们也将引领紫竹学子爱竹爱学校,以竹为意,学习竹子挺拔、坚韧的优良品质,在学习上坚持不懈,共通互助,走向更加精彩的未来。

“鲸鱼编程”创想家

“鲸鱼编程”是目前在二年级普及的基础编程和创客课程,由美术组的龚艳辉老师、数学组的金亦玮老师和信息组的赵越老师组成了学科研磨团队。他们常常坐在一起探讨规划应该教些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从而达到从没接触过的孩子能够基础地搭建,接触过的孩子能够有创意的突破。老师们还用暑假的时间进行前期的搭建编程学习,搭建了小车、探索号、大脚怪、企鹅等,为课程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yuf.com/zeyl/105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