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一个月不间断收听BBC之体验报告

“终于又更新了!真不是因为懒,因为周博通在忙一个考试(终于就要考完啦,所以下一篇一定要让他放大招!);而我从日日夜夜学习的他身上受到了启发,34天前的早晨,突然立下一个志向:如果坚持每天都看书,每天都听英语新闻,会有什么变化呢?要更新就得有点质量的对不对?所以今天就带来第一篇体验报告之:连续一个多月不间断收听BBC。(下一篇可能会写写读到的好书哦)先说硬件。有时候一激动听到什么好的内容了,我总会忍不住发朋友圈分享,而收到的大部分问题就是:你怎么听的BBC?干脆系统地回答一下:很简单,用“播客”。苹果appstore里搜索一下应该就有,叫“播客”或者“Podcasts”,反正图标长这样??

(对了,关于安卓机怎么装这个,周博通有研究,看来他真的隐居太久需要出来了!)

下载之后你可以搜索栏目,我平常主要听的是:BBCGLOBALNEWS,BBCBUSINESSDAILY,还有PETERDAYSWORLDOFBUSINESS…这三者的区别在于:第一个是全球性的综合新闻,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一网打尽,主题散;第二个注重在经济新闻;第三个是就某一主题(多是经济领域的)新闻特写。

进入Podcasts后,输入关键词搜索,然后“订阅”,就可以出现在“我的播客”的频道列表里。其实,播客上还有大量精彩内容。我也试过比如CNN的,还有WALLSTREETJOURNAL的(以前我简写WSJ总有人有莫名其妙的联想??),但总觉得内容编排和制作上都不如BBC来的质量上乘。毕竟是以做广播起家的百年老店,在故事角度、叙事方法甚至包括语音语调上都最适合收听习惯。左:PeterDaysWorldofBusiness;右:BBCBusinessDailyOK,言归正传,接下来谈谈我的两点体会。1语言听说能力飞跃式提升先从工具性的角度出发,谈谈每天听BBC对你语言能力的帮助。

说细节之前,我猜有人肯定会问我:你难道要想做翻译?不然何必天天BBC呢?我的工作并不是做翻译,经过多轮思考也觉得没有必要以此谋生。但是,有一位做同传的师姐告诉过我一个故事:她去某个机构做一场内部活动的翻译,该机构的一位内部人员表示对同传很感兴趣,经过上级允许也坐进了同传间做了一小部分的同传。当时她惊呆了,对于一个非高翻科班出身的人来说,表现堪称完美。之后,他的上级也发现了他这个潜质,在一些非正式场合不时让他担任翻译,也意外获得了很多表现的机会。再后来,这人被调往机构在欧洲的总部工作。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是:第一,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不要永远只是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第二,有远见的上级,多是喜欢学习能力强的人。

学语言最重要的是环境,所以不难理解,听BBC有助于你语言环境的营造。我的做法是:每天上班路上,地铁里先背15分钟单词,再听25分钟节目(可以事先下载好的,一般每一档节目在17-30分钟之间,平均差不多25分钟),这两个弄完差不多就到办公室了。午休或者下班路上二选一,再听30分钟左右的BBC。所以基本上每天是一个小时之内的听力总量。

顺便安利一下背单词的好处:先测试一下单词量(这个网上有很多亦真亦假的测试,但是认识多少单词你总是自己心里有数的吧),之后打开app百词斩,选择适合你的难度(我选择的是GRE词汇),设定每天背诵的量,然后系统就告诉你完成这个项目需要多少天。例如,我选择的是每天30个,这样下来我就是天左右完成,今天早上就只剩下66天了。用APP比捧着纸质版红包书背单词的优势,除了体现在便携性这一点上,更重要的是科学地利用记忆曲线不断强化已经背过的单词。比如我今天早上的任务里,50%是新单词,30%是前一天背的单词,10%是前2天背的单词,10%是上一周内背的单词的随机组合,等等。据说,一个单词要在不同场合下背诵7次才能真的镌刻在你的脑海里,所以让智能应用帮助我们提升效率吧!事实证明,GRE单词真的是非常有用,几乎我每天都能听到BBC新闻里至少1-2个我刚刚背过的单词,那个时候就特别兴奋:因为这意味着你对细节的把握程度开始提升。我相信接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大部分人,听BBC都能听懂八成以上,但是从八成到九成,从九成到九五成,甚至九八成或者更高,每一步都比上一步走得更为艰难。坚持听BBC以来,尽管主题不同,但是每一天都能感觉比前一天多听懂了一点点。听了一个星期以后,我开始给自己加码,训练翻译能力。通常有三种做法,我会按照当时的环境和精神状态随机采纳:1.模拟同传就是一边听一边开始翻译,也就是自己给自己练习同声传译。刚开始真的无比抓狂,感觉根本跟不上啊,但是一定要坚持!漏听的句子,先不要追悔莫及了,赶紧抓住下一句。过了一阵子,感觉基本每一句都能多多少少翻译上来了,可是有时候最恨的不是没听懂或者漏听了,而是一句话明明你已经听懂了,可是某个词卡在嘴边,怎么就想不起来对应的中文该怎么说了。所以这件事给了我另一个重大启发:一定要努力杜绝中英文夹花的说话习惯!(对于常年工作语言为英语的人来说,确实是有点麻烦。。。但是,一定要避免说汉堡包英语!)接下来一阵子,感觉克服了上一个阶段的两大疑难杂症,经常连续几分钟都翻译得自认为比较顺畅。可是没多久,又会进入第一阶段的循环。。。所以说,千万不能自鸣得意太早,专业翻译的活儿根本不好干。做这个练习的时候,我通常也会注意时间,专业同传大概每15分钟左右就会换人;所以每次翻译完10分钟,我就休息两条新闻的时间,之后再翻。所以大概在地铁上有15-20分钟唇语时间,可以想象无意中撇到我的路人惊愕的表情??2.跟读法第二个训练方法叫做跟读法(shadowing),也是听做同传的朋友介绍的,就是无论听到什么都迅速地跟读,间隔2个单词左右的速度差吧。这个训练法我一般会用在相对空闲的午休时间,带上手机换上运动鞋去陆家嘴的滨江公园,一边跟读一边快走。我本来觉得这个应该很轻松,跟鹦鹉学舌似的谁不会?结果试了第一次,跟想象中大相径庭。有时候,演讲人的速度完全不可控,时快时慢,快的时候有些词你就是跟不上,即便你捕捉到了,从大脑回路到你的嘴的时候,还是不得不丢掉一个词。那叫一个恨!不过,跟读法比前者更能提升你对细节的把握程度,因为在跟读的时候你必须把每一个词都重复一遍,当你还原整句句子的时候就发现原来有很多细节之前是未曾留意的啊!3.双语复述

第三个训练方法就是听大段文章,然后总结大意。通常我会用专题节目来练习,因为整个节目只有一个主题。如果前两个方法重在磨炼反应和细节,那么这个方法就是训练你的记忆力,对整体的把控能力,对因果关系的梳理,以及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因为对精准度要求没有那么高,因此我会放在下班路上,注意力相对低下的时候训练。

2提升眼界,跳出自己的世界每天都坚持听BBC之前,我也一直热衷于大量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yuf.com/zeyl/58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