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的理想,到了被市场清算的时刻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偲睿洞察,作者

孙越,编辑

Emma

蔚小理的新能源车故事,投资者又双叒不爱听了。

今年三季度开始,蔚小理美股、港股的股价一泻千里,三家都几乎都达到了“腰斩”成就——理想三个月以来大跌50%,小鹏大跌69%,蔚来大跌38%。

时间来到了国庆节末尾,在9月30日发布新品,并且整个9月份新能源车交付量排名老二的理想,却收到了今年首次单日大跌15%的节后礼物。

各大论坛众说纷纭:

(理想股价图源:同花顺财经)

有人说是03年上海不给增程车上绿牌,痛失上海订单,但该消息去年月份发布,理应消化完了;

有人说是理想换代降价,欺骗消费者市场不买单,但反观特斯拉,这样的操作更为频繁,但估值仍然扶摇直上,毫发无损。

也有人说,理想目前主打的增程路线寿命不长。关于增程技术路线,几位大佬都为这个问题打过口水仗,但大家的共识是,纯电是未来趋势。

但纵观理想的产品矩阵,理想也是在两条腿走路——先用增程填补过渡期,同时明年推出纯电车型,产品思路也较为清晰。

那么,理想如此暴跌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面对增程和纯电,理想的两条腿要怎么走?

蔚小理节节败退

在经历了5-6月短暂地“喘息”窗口期后,下半年开始,蔚小理股价齐刷刷地加速滑坡。

命运变得出奇相似。

首先是一记“大环境的重锤”,三家遭遇了作为成长股必须面临的成长阵痛——美联储加息。

今年3月17日美联储开始缓慢加息,第一次上调5个基点,第二次5月5日上调50个基点。而到了下半年美联储加息的节奏明显加快,从两个月加一次到一个月加一次,且上调基点也倍数增加——6月、7月、9月三个月,连续上调基准利率75个基点。

加息的结果是,以新能源概念为首的成长股,首当其冲成了被抛弃的对象。新能源指数自三季度开始,绷不住了。

(新能源指数情况图源:同花顺财经)

其次,7月份以来,新能源车战场不再是“三方割据”,而是“八方混战”。行业格局生变,三家腹背受敌。

先是车场老手来势汹汹:

广汽埃安月销量已经持续突破万辆,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在日前财报沟通会上透露,力争今年10月埃安第二条生产线投入运行,挑战年销30万辆目标。

吉利旗下极氪汽车今年8月交付辆极氪,环比增长4.7%。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表示:“极氪全年7万辆的销售目标目前并未改变。”

东风岚图、上汽智己近几个月销量也在快速增长,长安联手华为和宁德时代打造的阿维塔也即将进入市场。

老厂商们凭借着常年积累的客户、品牌影响力,再加上较为成熟的生产体系和对供应商的把握权,搅局成功。

再是车场新手从小道突袭:

哪吒和零跑专攻蔚小理还未下沉到的低端市场,抢到了非一线城市的大把订单——据哪吒汽车副总裁周江表示,现在的用户中,成都、杭州、武汉等新一线城市城市占比最高,约31%。

价格让大多数青年承受得起——哪吒的热销车型哪吒V,起售价5.99万,定位小型SUV;零跑的精品小车T03,顶配8万元不到。

新老势力前后夹击,投资者们难免质疑蔚小理的成长空间。

而连续三个月的销量下滑,除了竞争激烈,还有这三家都面临着产品青黄不接的尴尬时期:

蔚来的老款还在挑大梁——ES6还是销冠,新款ET7自4月份交付,成绩并不理想;新车ES7是早产儿,正在艰难爬坡。

理想一款走天下的“理想ONE”即将在10月份停产,今年第三季度开始交付的L9也在产能爬坡期间。

小鹏也是在第三季度准备用G9续上P7生命线,但订单却不给力,其新品销量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蔚小理有着身为成长股的无奈,有着新老势力的夹击,同时,也有产品青黄不接即新产品冲劲不足的心酸。

整个三季度,蔚小理在历劫。

理想伤到了基本盘

10月7日,理想今年首次一天大跌15%,并且近两个月以来,股价腰斩。

不少声音是,根据《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政策,明年上海不给混动电车上绿牌了,理想将要失去四分之一的市场——但这个消息去年月份就发布了,到现在早已被市场消化。

还有部分的声音是,理想换代降价,割韭菜的行为让消费市场骂声不断,资本市场好看不到哪去。

但事实上,参考特斯拉,其自进入中国以来,割韭菜的行为只多不少:

国产Model3标准续航升级版从年10月到00年10月,直降近11万元,其中甚至在三个月内连降两次。

特别是,在ModelY(01年1月交付)和Model3的交替期间,Model3标准续航升级版价格降到了3.59万元。但00年以来,特斯拉的估值并不受影响,并且基本盘也十分稳定,销售毛利率直线上升,甚至高达9%。

(特斯拉市值图源:百度股市通)

为啥偏偏理想却经受不住降价+换代的冲击?

区别就在于市场定位。

Model3专攻轿车市场,新来者ModelY主打的是SUV这一增量市场——市场盘子变大了,降价或许会永久失去一部分已有Model3的用户,但又会有新车型ModelY的追随者进来,整体市场大概率只增不减,这是增量市场的好处;

而理想的新品L系列进入的是理想ONE打下来的存量市场,并且新老产品在“打架”:

根据路咖汽车采访,北京一家理想汽车展厅销售顾问曾透露,面对L9和理想ONE两个不同档次的车型,有将近40%原本要买理想ONE的消费者,更换了自己的目标车型。

理想在中期财报电话会上也指出,“L9实车进店后,很多用户试驾L9后把原有ONE的订单转为L9,尤其是预算特别充裕的用户,这也是我们加大ONE促销的原因。”

而当新品稍有瑕疵,不能有力补位时,“割韭菜”行为,就侵害到了理想的基本盘。

一边是,试驾车空气悬架出现问题,车辆左前轮陷入车身当中,无法正常运行,而该悬架正是理想主推的亮点之一,此次“亮点或成致命点”的安全事故劝退多数极客和理想老粉;

另一边,华为问界“趁火打劫”,吃下了不少理想换代期丢失的市场——在8月份,华为问界销量远超理想。

首先在定价上,华为问界M5(5.98万元-33.18万元)、M7(31.98万元-37.98万元)的价位将理想团团围住(理想定价34.98万元);

其次,瞄准理想的薄弱点,针对性提供了更优的方案——无论是发动机还是发电机,问界核心配置都压过理想一头;

除此之外,华为公司铺得更广的营销渠道、较强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实现车机互联的智能座舱也会给理想增添不少压力。

内忧外患下,理想迎来至暗时刻。

L8是西药,纯电是中药

至少在未来三年之内,理想增程车市场,将持续增长。

数据显示,增程式电动汽车在00年-05年复合增长率为64.7%,在05年增程车将达到7.3%的市场份额。

但纯电终究代表了未来。两条腿走路是必然,理想的产品布局也体现出这一点:

(理想产品发布策略和规划图源:中信证券)

在增程技术路线上,L9(45.98万元)定位于家庭旗舰6座SUV,目前已交付;L8(30万元-40万元)定位于家庭豪华6座SUV,L7(30万元-40万元)是其5座版本,将于11月份交付;未发布的L6(0万元-30万元)成为更低配版本的L7。

在纯电技术路线上,基于鲨鱼、鲸鱼纯电平台,将打造MPV(50万元以上),二代(40万元-45万元)六座,三代(30万元-35万元)五座,将在明年开始交付。

这两条路线都是自上而下的打法,即从高端铺到低端,座位从6座过渡到5座。

其中L8在车型上延续了爆品理想ONE传统六座格局,定价上也与理想ONE相差不大——PRO版的价格比理想ONE略高1万元(L9定价在45.98万元)

从理想官方发布稿也可以看出,L8会成为理想要打造的下一个“爆款神话”。

(致理想车主的一封信图源:理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yuf.com/zejj/116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