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在港上,山在城中在象山石浦古城听海

去石浦古城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是带旅行团去的,也是我第一次带超级大团全部加起来有多人,虽然不是我一个导游,但是整个团的游客时不时的也会跑过来问你情况。所以对这个地方印象特别深。其实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人多,而是这个古城从里到外散发出渔家生活的那种纯真和质朴。走在古镇上就能闻到海的味道,晚上听着海浪声入眠,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安宁,如今回想起来,还是觉得那一切多么的美好。石浦古镇是宁波市象山县管辖的一个古镇,很多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地方,它就在石浦渔港边上,石浦渔港是我国重要的渔港和军事要塞,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呈现一种“月牙”状的港湾,石浦渔港是东南著名的避风良港,也是我国四大渔港之一。开渔节(图片源自网络)每年9月中旬石浦渔港都会举行盛大的开渔节,从98年开始一直到现在。开渔节的仪式热闹非凡,辽阔壮观非常震撼,据说有一年的开渔节太过隆重,以至于不明真相的外国人以为中国要开仗了呢。石浦古城就在石浦渔港旁边,走几步路就能到了,古城收取门票60元,当然旅行社拿票价很便宜。但是古城晚上五点之后就不收门票了,也可以选择晚上去逛这里。石浦古城是明朝年开始建设的,明朝时期倭寇扰乱沿海,戚继光、俞大猷都曾在这里跟倭寇对战,这里也有戚继光的雕像。石浦古镇虽然不大,但是古镇里面的看点却不少。古镇门口有一尊作曲家聂耳的雕像,手里优雅地拉着小提琴。这么为什么跟聂耳有关呢,他不是我们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嘛?原来聂耳曾经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有声电影《渔光曲》作曲,他不仅作曲,还因为当时有一名演员水土不服不能参演,而临时顶替客串了影片中的一个角色。所以这里才能看到他的雕像。《渔光曲》剧照(图源网络)“云儿飘在海空,鱼儿藏在水中,早晨太阳里晒渔网,迎面吹过来大海风……”这是《渔光曲》中的歌词,反应了渔家生活的的艰辛,渔光曲里的拍摄场景绝大部分都是在石浦古城拍摄完成的。这部电影应该很少有人看过吧,毕竟年就拍摄上映了。那时候真是中国最风雨飘摇的时期。穿过石浦古镇的门楼,一股咸咸的鱼腥味就会散发出来,因为很多人家的门前都晒着鱼干,多年了,很多渔民依然住在这古老的弄堂里,很有生活氛围。不过也有许多精致的小店卖着漂亮贝壳做的风铃。这里的人们也蛮有情调的,就连种的花都是用大海螺的壳做的。古镇上还有古代的钱庄,药铺,还有一个盘扣展览馆,进去之后才发现,我们的古人审美真的很棒,小小的盘扣都能整出这么多好看的款式,真的太惊艳了。古镇里还能看到庞大的鲸鱼骨骼做成的标本,许多游客都会带着孩子专门来看鲸鱼的标本。原来鲸鱼真的很大,难怪人们把鲸鱼的去世称为世间最美的回馈“鲸落”。这么大的身体真的够深海的浮游动物吃上一两年的。不过在石浦古镇最让我意外的是居然看到了柯受良的纪念馆,里面还有柯受良当年穿越黄河骑的摩托车,还有其本人的蜡像。我上学时候学物理惯性那一课就有关柯受良骑摩托车穿越黄河的故事,这么多年了,物理老师教的东西早就还给他了,唯独柯受良穿越黄河记忆犹新。所以看到这个纪念馆还是有点小激动,当一个无知的小导游也蛮好的,生活处处是惊喜,那时候我刚毕业,导游功底很弱,出门前也没有查很深的资料。所以不知道这里有柯受良纪念馆。石浦古镇是柯受良先生出生的地方,柯受良被称为亚洲飞人,他拥有多项飞车冒险记录,92年摩托车飞越长城,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他再次骑摩托飞跃黄河壶口瀑布,也是这次让他在世界名声大噪。在他去世的前一年年,他还曾克服高原反应,驾车成功飞越了布达拉宫广场40米的高台。如今在石浦古镇柯受良纪念馆里珍藏了先生的许多资料和使用过的物品,相信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被这样精彩的人生而吸引。蜃雨腥风骇浪前,高低曲折一城圆。人家住在潮烟里,万里涛声到枕边这里就是多年的石浦古镇,如果有空,一定还会再去这个地方逛逛老街,听听海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yuf.com/zejn/132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