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价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影片《超脱》
导演托尼·凯耶
主演阿迪里安·布劳迪
没有人天生就是局外人,都是被逼出来的。
年,[超脱]上映。
影片拿教师与学生为例,解构了形形色色的局外人。
对于局外人成因、现状与结局的呈现,[超脱]达到了新高。
01.
何谓局外人
“局外人”不是古汉语,是现代词汇。
它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释义为:与某事无关的人。
源自中国现代汉语造词大师鲁迅先生。
他曾在《华盖集·并非闲话》中写道:“替暴君奔走,却以局外人自居。”
这本名气不小,《呐喊》、《阿Q正传》、《朝花夕拾》都出自这本
与某事无关中的“某事”后来泛化了,与局外人们不相干的事,都不会引起他们一丝一毫的兴趣。
《超脱》中,每一个人,都是局外人。
学生们对于自己的成绩毫不在乎,对于未来的美好生活,他们是局外人。
老师们面对学生的躁狂,无所作为。
对于自身的事业,他们是局外人。
这其实是美国不少高中的真实景象
校长只想提升学校的升学率,好吸引更多的投资。
对于学生的教育,她是局外人。
校长的唯利是图,最终导致了学校的解体
这所学校的异类,是亨利。
而亨利,似乎不像一个局外人。
影片以亨利的伪纪录开始,很有几分意识流的味道
他运气不好,有着局外人的背景,父母早早离他而去,他甚至无法记得母亲离去的日期。
他的经历,像极了加缪在《局外人》中写的那样:
Mymothrdadtoday,maybystrday,ican’tbsur.
萨特让“局外人”成为了整个西方文学-哲学中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
这句话写的很耐人寻味,“Ican’tbsur”不同于“I’mnotsur.”
后者的意思是:我不确定。
而前者的意思是:我不知道我能否确定。
当你说“I’MNOTSURE”的时候,至少你还清晰地知道,这件事情你不确定。
而当你开始怀疑自己能否确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已是局外人。
亨利并不想做一个局外人。
他虽然只是一个代课老师,却对教育有追求,对人生有态度。
当不礼貌的学生对他破口大骂,将他的公文包扔出教室。
他面不改色,耐心地告诉学生:
我以前脾气也很爆,但你要明白,我是少数试图给你提供机会的人之一。
亨利在努力去拯救学生,让他们拥有灿烂的未来
当不自信的女学生送他礼物,向他展示她的艺术创作。
亨利极尽溢美之词,并表达了对这名学生的爱意(注意,是老师对学生的那种爱意)。
当受了伤的雏妓求他施舍,对他死缠烂打。
他将雏妓带回家,为她包扎伤口,提供住处。
亨利对于生活的爱,无处不在
亨利似乎做的不错,这让他产生了极大的认知偏差。
他忽略了一个既定事实,并非每个人一开始,就想成为一个局外人。
局外人之所以情感麻木,是因为经历过毁灭。
毁灭之后,神经失去了往日的弹性。
而这种毁灭,从极小的意外开始,远非每一个人所能控制。
亨利的意外来得不迟。
学校由于经营不善即将关闭,雏妓开始偷偷在他家中继续她的“生意”。
眼前的一幕,让亨利无法相信
至于那位女学生,却误解了亨利的爱意。
在被亨利拒绝之后,她不再积极向上,用毒药终结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故事的结局,亨利独自一人在破败的校舍中讲课。
亨利的努力失败,他的学生也不可避免走向“局外人”的未来
他无可避免地,成为了另一名局外人。
02.
电影中的局外人
生活中的“局外人”,往往在电影中担纲主角。
只因局外人多为边缘人物,而边缘人物有着普通人不了解的日常。
当这种日常投射到大银幕上,观众看到生活的另一面,为他们带来新的思考。
早期的默片里,基顿和卓别林的电影中,都有局外人的形象出现。
[城市之光]中,卓别林的流浪汉形象
但这更像是借了局外人的壳,来达到喜剧效果。
真正讲述局外人的电影,始于“新浪潮”与“德国新电影”。
代表作有[四百击]、[狂人皮埃罗]与[铁皮鼓]。
与局外人最基本的设定相同,片中的人物都只在乎某一件事。
[四百击]中的安托万只想逃离,他逃学,离家出走,乃至逃离少管所。
安托万的现状,就是托尼学生们的未来
[狂人皮埃罗]中的皮埃罗只在乎他的女人,他不再读书,写日记,甚至不再思考。
皮埃罗为了心爱的女人,将自己的脸涂成了蓝色
[铁皮鼓]中的奥斯卡只在乎他的鼓,至亲的死亡与他毫无关系。
[铁皮鼓]中,孩童的意象与局外人的概念结合,为它赢得了一座金棕榈
这些角色都有着非比寻常的冷漠,[大象]中,这种冷漠到达了顶峰,演化成恐怖。
[大象]中的患难兄弟埃里克和艾历克斯是校园生活的局外人,他们迷恋暴力游戏与纳粹。
每一天午睡过后,两人拿着在网上订购的枪支,走进校园,大开杀戒。
此时,除了杀戮带来的享受,一切与他们再没有关系。
也许因为加缪是法国人,拍局外人的电影都能拿金棕榈,[大象]也不例外
导演格斯·范·桑特故意使用了跟拍镜头与背景虚化。
在他的视角下,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已经无法修复,而所谓的屠杀,不过是两个局外人杀死了一群局外人罢了。
03.
局外人的异化
电影虽然名为[超脱],实则没有一个人超脱。
所谓的超脱,不过是不切实际的理想与美好的愿望。
影片最后,引用了艾伦·坡的《厄舍府的崩塌》,为局外人的结局,指明了方向。
《厄舍府的崩塌》是爱伦坡的代表作,也被誉为恐怖小说的鼻祖之一
局外人大多走向异化。
正常人的生活千篇一律,局外人的异化各有不同。
最有趣的当属拉斯·冯·提尔的[白痴]。
主角凯伦经历了丧子之痛,她如幽魂一般伪装成白痴,以欺骗他人为乐,渐渐地,她在家人面前也开始扮演白痴,最终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她装白痴的方式,有够特别
最狠的是哈内克的[第七大陆]。
中产阶级的生活让一家人逐渐麻木,一开始女儿假装失明,而后全家人砸烂家里的一切,最终毁灭自己的生命。
拆自己家拆的最凶猛的,当属[第七大陆]
最发人深思的是安东尼奥尼的[过客]。
大卫的异化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他不单要隐藏自己的实体,还要隐藏自己的身份,最终在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
大卫没能成功,人们最终还是找到了他,只不过此刻他已沉寂多时
至于最耐人寻味的,是贝拉·塔尔的[鲸鱼马戏团]。
一头鲸鱼和一位神秘的“王子”到来,年轻人变得抑郁,乃至失语。
[鲸鱼马戏团]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个体的异化源自群体的不接纳
而最初的发源地,显然是《厄舍府的崩塌》。
《厄舍府的崩塌》中,主角是一对兄妹,他们都有着无法理解的病态心理。
艾伦·坡没有解释这种心理的成因,只展现角色异化后的样子。
在一个狂风暴雨之夜,妹妹裹着尸衣回来,与哥哥同归于尽。
[超脱]中,女学生自杀,校园废弃,最终颓败。
正如古老的厄舍府,突然崩塌,化作一堆瓦砾。
▼
影迷互动你印象最深的师生恋
请到文章末尾评论区留言
与更多影迷分享你的观影感受
看电影
最新最全的电影周边电影票免费送
最黄暴和最有深度的电影解读每日定时定量推送
想不出你为何还不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