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大使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842705.html
人类是情绪最发达的生物,因此在人离世后,需要后人或者专门的人料理后事,为其穿上寿衣,然后送去火化。在这个过程中,活着的人当然要和死亡的人触碰。然而,有人却说沙漠里死去的骆驼不能碰,这是什么道理?
骆驼被誉为沙漠之舟,原因在于它们适应了沙漠干燥炎热的环境,蹄子面积比较大可以避免陷入流沙,强悍的肠胃可以喝下咸水,巨大的驼峰可以储存水分用于应急,满身的皮毛可以遮挡阳光也可以保证夜晚的温暖,口腔内粗糙的构造可以忍受仙人掌等难以下咽的食物。骆驼似乎专门为沙漠而生。
所以,骆驼成为了人类比较多饲养的一种动物,主要是用于运输。古代沿着丝绸之路,骆驼运输是非常重要的方式。除了人工饲养的骆驼,还有很多野生的单峰驼、双峰驼,它们面临的环境更为严峻,毕竟搞运输的骆驼还有人给它们准备的水、食物,野生骆驼则需要自行寻找饮用水和食物。
在沙漠时常可以见到骆驼、水牛等动物的尸骨,有时候也有人工饲养的骆驼流落在沙漠中最后惨死。骆驼这种生物,因为生存环境和人类差异很大,所以人类和骆驼没有多少人畜共患病,无论是活着的骆驼还是死者的骆驼,其实对人类都没有致命威胁。死去骆驼不能碰的说法主要是因为生物体内外的菌群。
在沙漠炎热干燥的地方,骆驼死去之后体表迅速失去水分干燥,变得十分坚韧,骆驼皮也可以用于造皮具。然而,骆驼的身体内部因为还存在大量水分,温度不会非常高,骆驼死后没有了免疫系统的抑制,加上菌群中部分细菌的死亡导致菌群失调,微生物就从骆驼的体内开始分解。
骆驼体内和外界连通的地方只有呼吸道、食道和直肠,在骆驼死去之后,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和水分的逐渐丧失,这些地方都可能被封闭起来。而微生物的活动会释放大量的气体,包括硫化氢、氨气等有毒气体,导致骆驼身体越来越膨胀,而外皮则因为太阳暴晒而越来越干燥。
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外皮可能被太阳晒得开裂,变得越来越脆弱,而骆驼体内的气体压力却在增加。这时如果触碰骆驼的尸体,就可能导致原本内外平衡的压力一下子不平衡了,骆驼就可能爆开。尽管裸体尸体的爆炸炸不死人,可是却依然会导致十分恶心,因为腐臭味十分剧烈,恶心就可能呕吐,在沙漠中呕吐也意味着更多的水分损失。
其实每种大型动物都可以发生这样的现象,人类也不例外,而且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大型动物看起来是一个整体,然而实际上体内外分布的微生物数量要比生物自身细胞数量还多,人体细胞数量在40-60万亿,微生物数量却至少是细胞数量的10倍。
有些地方有时会发生鲸鱼搁浅,它们在岸上死亡后也会变成骆驼那样,而为了保持海滩的清洁,人们会将鲸鱼解剖,骨架经处理后可以作为标本。然而,曾经有多次,工人们在拆解鲸鱼的时候,刚将电锯插入鲸鱼肚子,鲸鱼的肠胃等脏器就因为体内压力巨大而一股脑地喷出来,涌出几米远。
不过,若是遭受猛兽猎捕死亡的骆驼,身躯已经十分残破,就不会形成肿胀得像气球似的骆驼,即便碰触也没有什么关系。在十分饥饿的时候,若是能碰见这样的骆驼反而是好事,可以挑未完全腐烂的肉,用火或者热水加工一下,起码能使人在沙漠恶劣的环境中多抗一段时间。
而在贝尔的节目中,还介绍了一种用骆驼抵御沙漠巨大昼夜温差的办法。沙漠里白天因为地表辐射剧烈所以很热,可是晚上由于沙石比热低散热很快,沙漠的后半夜又非常冷。贝尔教的一种办法就是杀死一头骆驼,然后将骆驼的肚子剖开,这时骆驼当然还带着体温。而死亡动物的体温需要数小时才会降到环境温度,将骆驼的肉体当成睡袋,人钻进去,就可以抵抗一夜的寒冷。
埃博拉病遗体回收反而是人类的遗骸,很多时候不能随意碰触,因为人类之间有很多可以传播的病原。比如埃博拉病毒感染者,感染者最后死亡是因为水电解质紊乱等,而且死相恐怖,嘴巴、鼻子等处会有分泌物流出。里边可能就含有足以导致感染的埃博拉病毒,如果抚摸、清洗遗体,就可能导致感染的发生。所以,对待这样的遗体,需要专门的人穿着足够的防护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