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落深海中的温柔孤岛

北京比较好荨麻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210410/8833356.html

「鲸落」

深海中的温柔孤岛

人间最美,不过鲸落,一念山河成,一念百草生。

生于海,归于海。一鲸落,万物生。

近日,中科院科考船"探索一号"搭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艇抵达三亚,本次航行最重要的成果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海发现了一个三米长的自然鲸落,这个鲸落具有长期观察价值。

鲸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动物,也被科学家认为是地球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最大的动物。其中最大的蓝鲸,体长可达33米,重达吨。每一头蓝鲸,或者说其他的鲸,都能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深深地影响整个海洋的生态系统。

单单一头蓝鲸,每天就要吃掉4-8吨磷虾,其中每张一次口,都能吞掉万只磷虾。即使死后,鲸仍能以自己的方式影响海洋生态系统长达百年,这就是所谓的鲸落。

对于海洋来说鲸落又有什么重要价值,我们的发现又意味着什么呢?

01

什么是鲸落?

有人认为,鲸落自然就是鲸死亡后的降落了,这个理解是错误的。在这里"落"不仅仅是动词,还是名词,我们平常所说的群落村落就是这个意思,理解了"落"的含义,就知道什么是鲸落了。

鲸落就是鲸死亡后落入深海后形成的生态系统,与热液、冷泉一同被称为深海生命的"绿洲"。

在大海深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我们在陆地上每天可以感受到阳光普照,这阳光就是最初的能量输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能量聚集下来,食草动物吃植物,食肉动物吃食草动物,动物死后再化为肥料滋养生物,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生态系统,但是这一切都需要有阳光,要是没有阳光这最初的能量输入就没有这一切,所以说"万物生长靠太阳"这是绝对正确的。

而在深海可是没有阳光的,所以深海鱼不但瞎,长的也特别丑,反正谁也看不见谁,就瞎长吧,这不是玩笑啊,这是真的,这是完全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的。

长的如何还不是重要的,最关键的是由于没有阳光输入就产生不了植物这样的自养生物,深海生物只能靠吞食异养生物或者"天降横肉"生存,而鲸落就是最好的"天降横肉"。

当巨鲸感到生命将尽,它会漫游到一片深海海域,静静地等待死亡来临,当死亡的阴影完全笼罩它巨大身躯的时候,伟大的鲸落就开始了。

02

最后的温柔

鲸落一共分为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大量的海洋生物得到了哺育:

1、移动清道夫阶段:

在这个阶段,是鲨鱼、等足类生物(如大王具足虫)、龙虾、盲鳗等海洋生物的收获时期。鲸的软组织是它们最美味的食物,它们每天可以吃掉40-60公斤的肉。由于鲸体型庞大,因此,这个过程可能持续数个月,甚至1.5年的时间。

2、机会主义者阶段:

当大部分的肉被吃掉后,鲨鱼们拍着自己溜圆的肚子满足地离开,以多毛类和甲壳类动物为主的无脊椎动物开始登场。那些鲨鱼们看不上眼的残余碎肉,正是这些机会主义者的饕餮盛宴。在4-5个月的时间里,它们将会把最后的肉吃光,给下一个阶段的生物准备好晚餐。

3、化能自养阶段:

在机会主义者们离开后,以嗜硫菌为代表的厌氧菌摩拳擦掌,准备定居在这片世外桃源。鲸尸的骨头内含有大量的脂质,它们正是通过分解这些脂质,获得自身的能量。脂质被分解后会产生硫化氢,吸引靠它获得能量的微生物。而这些微生物本身又滋养了大量的海蜗牛、蛤类、贝类等生物。巨大的鲸尸给这些生物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足够它们在此生活50甚至年。

4、礁岩阶段:

即使骨髓都被吸干,鲸尸仍然对海洋生物有着重要的意义。当有机物被榨干后,鲸骨中仍然还残留着一些矿物质。而其坚硬的结构,或许可以为许多鱼类提供像珊瑚一样的保护场所。而这些海洋生物躲进来的同时,就会带动和它们相关的生态系统发展。最终,在鲸骨的周围,一片新的生态圈被建立起来。不过,由于人类对鲸落的研究还不到50年,而鲸落持续的时间远比50年要长,所以这个阶段目前还只是科学家的推测。

就这样,在波涛汹涌,看起来沧海横流的大洋深处,鲸用自己庞大的身躯,留下最后的温柔,抚慰暗流涌动的大海。

03

死亡的意义

说到这,我想起了泰戈尔的那首诗:

“生与死都是人生,正如举足和落足都是在行走”

在经历了百年的岁月后,即使死去,鲸仍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留给大海最后的温柔,在未来的一百年时间里继续“存在”下去。这让我想到了中国的古话——叶落归根。当树叶飘零,回归土壤。这也不是叶子的结束,它仍能为树木提供养料,让自己以另外的方式“活”下去。

鲸落,魂升。

鲸落是世界上所有生物死亡中最慷慨最温柔的死法,一只鲸鱼会给大海提供百年的生态环境,这是世界上最温柔的死法,是鲸鱼给大海最后的温柔。

或许,对于现代的人来说,我们终于找到了属于人类自己的“鲸落”或者“叶落归根”,那就是器官捐献吧。我想,作为拥有最高智慧的生物,我们更应该懂得,死亡不是结束,它也可以是一种开始,这是一种多么高深的智慧。

-END-

停课不停学,现在开始(一)

停课不停学,现在开始(二)

帮你收藏适合孩子看的BBC纪录片

不要再误解素质能力培养

世界上著名的12种教育孩子的方法,你知道几个?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素质教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yuf.com/zely/98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