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临松薤谷“
4月智汇德同进行了一场关于通信领域创造性审查的培训,一起来看看大家对此次培训有什么感想吧。
DD的感想本次培训主要内容是对于通信领域创造性的审查,首先明确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两种属性,即时间属性和领域属性。同时进行创造性判断时,使用三步法会便于理解和适用。
第一步即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为判断基石,需要整体考量,准确把握发明构思,考量有无改进动机的考量。第二确定发明的区别特征和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承担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三即判断现有技术中是否给出解决其存在的技术问题的启示。
本次培训,主要是介绍了关于创造性的判断方式,在实际专利审查中,审查员对于创造性是如何审查的,了解了具体的三步法的判断方式,通过案例学习了在通信领域内的创造性的审查。
梅西小胖的感想在发明实质性审查中,首要的便是如何认定执行主体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培训中,老师从概念、属性、能力、精神实质以及与审查员的学习型检索的对比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介绍,让我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有了更深的了解。
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因此发明创造性的认定离不开现有技术。
首先是考虑技术领域相同或相近的现有技术,是否有改进动机,整体考量确定最接近现有技术;其次是根据区别技术特征达到的技术效果来准确区分解决的技术问题和采用的技术手段。
最后是技术启示的认定,通常认为现有技术中存在技术启示的三种情况分别为公知常识、同一份对比文件其他部分披露的技术手段和另一份对比文件中披露的相关技术手段。
BarristerZHI的感想本次培训主要是对于专利创造性的主体和审查方式做了了解。对于审查主体,需要具备一系列专业能力,无论是专利局审查员还是律师工作者,这些专业能力是进行相关工作的基础。而这些能力就是我在这个阶段需要培养和学习的。
对于创造性的审查,在学习知识产权法的时候从整体上有过初步认识。培训中所谈专利创造性更加具体更加细致。并且给出了具体可操作的判断方法。
结合培训的内容回想此前处理的专利无效案件工作,就能比较好地理解其中一些内容。创造性的判断更倾向于是一种实践经验,需要在实践中多总结多积累。
LU的感想此次培训是由中华全国专利代理师协会举办的通信领域创造性审查培训,主讲老师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通信发明审查部彭媛老师。整个培训的过程中,彭老师通过多年的审查经验详细介绍了在审查通信领域的发明专利对技术人员的能力要求和创造性审查三步法。
首先,彭老师介绍了通信领域技术人员的五种能力,在把握好通信领域的技术人员的基础能力后,详细介绍了创造性审查的判断三步法,第一,最接近现有技术的确定;第二,准确确定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第三,技术启示的认定。通过三步法基本可以确认某一专利是否符合创造性的要求。
对三步法进行介绍后,彭老师通过举例的方式详细解读了在审查发明专利时运用的审查思路和判断标准。在整个审查过程中,审查员不仅需要具备通信领域技术人员的基本技能,并且在此基础上需要实时更新通信领域的最新技术,掌握该领域的最新动态,审查的过程是一个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过程。
通信领域是专利审查中非常重要的板块,对现有技术的准确把握是判断创造性与否的基础,也是代理师在撰写专利申请文件时分析专利创造性的前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任何真理性知识的把握都需要不断的学习,与时俱进才能准确把握前人的智慧,将转化为现有的技术投入到实践中去。
MYAH的感想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通信领域创造性审查,虽然通信知识比较专业,但其中所涉及的审查方法具有通用性。
一般判断创造性可以使用三步法。步骤一“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这是最基础的一步,需要从本申请是否准确把握发明问题和对比文件有无改进动机两方面进行考量。
步骤二“确定发明的区别特征和发明实际解决的问题”需要厘清两个关系:技术问题与区别特征之间的关系、多个区别特征之间的关系。
步骤三“判断现有技术是否给出解决其存在的技术问题的启示”可以通过公知常识来判断是否给出技术启示,如一些常识、领域内通用手段等。
老师讲到的内容,让我了解了审查员在审查过程中是如何对创造性进行判断的,提供了另一个视角,这也提醒我在从事创造性的工作时,应当抱有专业和认真的态度。
世庙枕顶的感想创造性作为专利必须具备的三性之一,一言以蔽之就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在实践中创造性的判断是比较难的。
此次培训彭媛老师以通讯领域的创造性判断作为切入口进行讲解,其中对于创造性判断的三步法的解释不止是在通讯领域,在其他领域的技术创造性判断上也值得借鉴。
创造性判断三步法是指:“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确定区别技术特征和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判断是否显而易见”。读起来有些绕,用大白话解释一下就是:
了解自己的技术,以此找到关联度或相似度较高的别的技术,此为“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找到自己技术的优势,然后证明这个优势别人没有而且是进步的,此为确定区别技术特征和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
说明自己的这个技术优势同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和试验并不能轻松获取,此为“判断是否显而易见”。
在证明创造性时,往往需要在三步之间循环往复多次才能确定。所以创造性的寻找和确定更像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也因此创造性的判断是包含了很多主观性素,这些主观因素就包含第三步里所涉及的“同领域的技术人员”技术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公知常识的认定。
这些主观性素很难认定,在专利的审查意见答复、复审甚至到后期的行政诉讼阶段,如果没有功底,是很难说清楚的。
从事专利工作,尤其专利创造性相关撰写和答复,不管是代理师还是律师,应该在平常就注意积累相关技术知识,综合运用,这样在进行创造性判断时才能更全面和更精准。
END特别申明
德同智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