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小说血色玫瑰

白癜风是怎么造成的 http://m.39.net/pf/a_6515551.html

《西楚文艺》

新锐.经典.卓越

第(37)期

血色玫瑰

作者/王维新

我与她相遇纯粹是一种偶然的机缘。现在回想起来,我仍然感到那是一场梦幻。我和她素昧平生,又相隔在千里之外,按说不会有什么瓜裹的,可是,她的执着、她的追逐、她的期望,让我有些后怕。

我记得那是春节过后的一天下午,外面的冰雪还没有消融,残阳如血。我送走了新年第一批参观的客人,刚刚回到办公室,电话铃声响起来了。我看了看显示屏,是外地一个陌生的区号和号码。我本来不想接听,我怀疑那又是推销产品的骚扰电话。可是,又一想,万一是那个编辑部打来的,岂不误事。这样想着,我拿起了受话器。对方是一个女性的声音,她好像与我非常熟悉的样子,喊着我的姓名我的职务。我有些奇怪,就问她是怎么知道我的这些信息的。她咯咯地笑,并不回答。过了片刻,她对我说:“我叫柳叶,是你的文学发烧友。我在沈阳一家私营企业当会计。我的老家在内蒙大草原,我在沈阳大学毕业后,我母亲让我留在这里,给我那个独身一人的姨妈康慧作伴,我就住在她家里……”说到这里,她问我:“你听我说这些不烦吧?”出于礼貌我当然不能说烦。她又接着说,她把我那部长篇小说看了三天三夜,她哭了,她觉得我写的有几个人物就是她的母亲、她的姨妈和她的命运。她在想不知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一定要和我交流,她和别人打了赌,别人笑话她异想天开。她说她听到我说话的声音非常亲切,她高兴极了。她说她给我发了一个彩信,让我看看。我放下话筒,打开手机,真有一条彩信,是一朵血色玫瑰,速度很慢,半天才看清楚。

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朋友,我有些茫然,我并不知道她真正的身份,也不知道她与我联系的真实目的。如果,她只仅仅是一个文学爱好者,那么,她看作者的作品就可以了,有必要这样直接联系吗。前些年,社会上流行追星族,许多年轻人对那些球星、歌星、影星趋之若鹜,有的姑娘甚至不惜牺牲家人的性命,强迫父母陪自己千里迢迢去找她心中的偶像。对于这些我是不以为然的。何况,自己只是一个业余文学爱好者而已,有这样的魅力吗?

那次联系之后,她不断给我打电话,问寒问暖,我有些不知所措。我不知道在爱情、友情、亲情之外,还有一种超越性别、年龄、地域的超然的纯情吗?也许,这种交流只是心灵的沟通,并不附带什么物质的条件和世俗的依赖。可是,我们毕竟生活在现实社会里,不能不考虑影响。有一位朋友对我说,现在的社会,有什么别有病,没有什么别没有钱,动什么别动情。我觉得他的话非常经典。像我这样传统的人,总想着不能误导别人,像她这样和我无休止地联络下去,有什么意义,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于是,我有意回避她的热线联络。我把她的座机和手机号码都输进我的手机号码本里,一看到她的名字,我就按终止键盘,不留神接上后,我就说在开会,很快关掉手机。这样大概过了一月左右,她开始给我发短信,每天一条,时间都在早晨8点左右,我也没有看,就让她发去吧

秋天的时候,我的一篇散文在大赛中获了奖,组委会通知我去沈阳领奖。我在起程之前,也没有想到要去找她。躺在火车的卧铺上感到无聊,就买了一本消遣性的杂志翻看起来,有一则小故事,引起我的注意。说王洛宾去新疆采风,遇到一位美丽的牧羊姑娘向他求爱,王洛宾考虑到自己是有家室的人,就拒绝了她。若干年后,王洛宾又去新疆采风,他想起了那个痴情的姑娘,便到她家里去看她。一位老奶奶说,她患相思病,忧郁成疾,早已经去世了。王洛宾受到强烈刺激,他跑到姑娘的墓前,流着泪写下了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读到这里,使我的心灵受到巨大震颤,我不由得想起自己的遭遇,我打算去找她,看看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姑娘,是胖是瘦,是高是低?她见了我会说什么。

会议间隙,我按照她早先给我的地址,走进一条古老的巷子,在一所老房子的三楼东头找见了她的姨妈康慧的家。开门的是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她穿着一件大红的上衣,手里捏着一副眼镜。我说:“柳叶是住在这里吗?”她打量着我问道:”你是……”我说我是她的一个同学,来沈阳开会,过来看看她。老太太高兴地将我让进屋里。客厅放着一个老式躺椅,上面铺着一条毛毯,旁边的茶几上放着一本夹着书签的长篇小说,我拿起来一看,是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金色笔记》。这部小说我是熟悉的,开头写道:两个单身女人分别住在伦敦的一座公寓里。结尾是:两个女人相拥而吻,之后就分开了。

我打量着屋里的陈设,问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您就是柳叶的姨妈?”她将茶杯放在我跟前的小桌上,笑着说:“是的,我叫康慧,是搞建筑工程设计的,现在退休在家。难得你还来看我的侄女,真是有心人。”她坐在躺椅上,用毯子苫住自己的膝盖,继续说道:”前些时候,他崇拜一位作家,给人家打电话、发短信,人家不理她,她便感到非常绝望,看破了红尘,说什么世上没有人懂得她的心,扬言她要远离红尘,去出家。我以为她是开玩笑,谁知道她收拾东西真的去了张家界……”“是真的吗?”我大吃一惊,怎么会是这样呢?

我心情沉重地走出这条老巷子,我原来想象的会面的场面刹时化为乌有了。我不知道是她追逐的错位,还是我拒绝的罪恶,让一个妙龄少女去过青灯孤卷的生活,是不是有些太残忍。站在车水马龙的街道,我拨打她的手机,获得的却是停机的信息。我打开了她曾经发给我的彩信,面对这血色玫瑰,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如果,我去劝她,她会怎么样,会不会还俗;如果,她向我提出其它要求和条件,我该这样面对呢?

王维新,笔名秦千文。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多万字,主编书籍10部,编纂丛书12种,创作拍摄电视艺术片18部。出版小小说集《红尘如烟》、《除夕之夜》。获《小说选刊》、《上海文学》、《光明日报》、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小说学会、徐霞客游记文学、蒲松龄散文奖、卫生部、环保部等征文奖励和地方政府综合创作奖次。搜狐网、凤凰网签约作家;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西楚文艺》组织结构

文学顾问(排名不分先后):

杨晓敏王剑冰凌鼎年郑子滕刚刘家魁刘亮程王培静赵智马亭华顾建新马平川韩晓露杨鹤高周永文陈鸣鸣

编委会成员:

李跃周永文王维新李寒烟刘树江张长威卢耀东李闻金江波杨程王秀营侯雪梅许蒙叶子杨涛蔡同喜侯艳杰唐景富张玲蕊

平台运作管理团队

播音导师:东明

艺术总监:高珺珺

总编辑:李跃

副总编辑:王维新

副总编辑:李寒烟

主编:金江波

副主编:刘树江唐景富

编辑部主任:王秀营

编辑:杨杨蝴蝶侯艳杰

美术编辑:叶子

朗诵团团长:海棠

宣传部部长:王金花

图文编辑:张艳梅

西楚文艺微刊平台

微刊投稿邮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yuf.com/zeyl/68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