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专家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所思,所见,尽在画语者。
《庄生梦蝶》陈玺光水墨
庄生者,庄周,战国早期,距今两千三百多年前宋国蒙人。其著述颇丰,《汉书》上说他写了五十二篇,如今只有三十三篇了。
人们都熟知的事情是,有一次,他做了一个梦,在梦里他是一只蝴蝶。醒来后就想,到底是人梦到蝴蝶呢还是人生是一场蝶的梦?
庄周年轻的时候做过几年小官(漆园吏),后来辞了,与他同时代的君王与臣子虽众多,而他的哲学思想却独树一帜绵延至今。
他从很宏观的视角去看待人生(傍日月,挟宇宙)。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他对大自然充满热爱(天地有大美),书中提及了许多许多大自然中的事物,大到北冰洋的鲸鱼(北冥有鱼)和南飞的候鸟大雁(鹏之徙于南冥),小到尘埃(野马也,尘埃也)和芥子(杯水芥舟)。
庄子虽不从政,(楚王要召他入朝为官,那时,他在濮水边钓鱼。)却意在民生,他指出了通达的入世之法(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让平常人以平常心安度一生。
他也和为官的朋友惠子一起去濠水的桥上去看鱼,去讨论生命其实各有喜乐,没有必要去苛求什么统一的标准。
大与小有什么不同呢?
美与丑有什么不同呢?
聪明与不聪明有什么不同呢?
富有与贫穷有什么不同呢?
什么是输什么是赢?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又有什么不同?
他认为“天下”都是很小的一件事。
人与蝶,或人与蝼蚁有什么不同呢?
甚至连真实和虚幻、现实与梦境------
人生就像一片阳光移过一道缝隙那么快,
(《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所以,就在这一道缝隙的时光里,你还争什么?
一切的一切,唯有遵循天地的规律和自然法则,包括生与死(死生为昼夜《至乐篇》),人生就是傍日月,挟宇宙的一场旅行,那么,如何面对这场旅行,通读《庄子》,你会发现,他的文字,只为讲明白一件事,从大处说,从小处说,借着其他人来说,借着其他事物来说,无非只此一件——作为一个平常人,要如何度过一生。
若有精力深入领会,您可以去看他那八万多字的全集。
若说简单呢也简单,人生——做蝶想就好了,如蝶一样,破茧而生,舒展开绚丽的翅膀,在天地间畅然起舞,做一场自在逍遥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