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记者看世界巴西的观鲸季,出海观

总台记者看世界!大家好,我是总台驻巴西记者王博。刚刚过去的七月,我前往巴西圣埃斯皮里图州的维多利亚市,在巴西座头鲸研究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体验了一把出海观鲸。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巴西的“观鲸季”。巴西维多利亚市(记者王博供图)维多利亚市离我们的驻地——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坐飞机大约1小时40分钟。下飞机第一站,我们直奔座头鲸研究所,和负责人保罗·罗德里格斯见面,了解出海安排。不巧的是,第二天风浪非常大,不适合出海。研究了未来几天的天气后,保罗决定推迟到三天后,也就是风浪较小的一天再出海。孩子们可以在座头鲸研究所学习鲸鱼知识(图片来源:巴西座头鲸研究所)我们到的那天是周六,在研究所的展览区,有很多家长带着放暑假的孩子参观,研究所的讲解员们会为他们介绍鲸鱼的各种知识。我们发现,讲解员把这些每年从南极来到巴西圣埃斯皮里图州海域的鲸鱼亲切地称为Capixaba,意思是:来自圣埃斯皮里图州的人。巴西近海的座头鲸研究与观察区域(图片来源:巴西座头鲸研究所)每年5月前后,这群座头鲸会从南极出发,经过两个月的时间,也就是7月前后,抵达巴西近海,主要是圣埃斯皮里图州和巴伊亚州的近海区域。这里的水比较温暖,成年座头鲸会在这片海域交配并产下幼崽。之所以不能立刻启程返回南极,是因为此时的鲸鱼宝宝无法抵挡南极的寒冷,它需要长出足够的脂肪。因此,每年7至9月就是巴西的最佳观鲸季节。座头鲸跃出海面(图片来源:巴西座头鲸研究所)成年座头鲸身长16米,体重40吨。刚出生的座头鲸身长4米,体重1吨。在巴西停留期间,幼崽会每天喝下多达升的高脂乳汁,每天“增肥”20公斤,迅速成长。等到大约10月、11月份前后,座头鲸会陆续离开巴西返回南极,来年再度迁徙,周而复始。一艘观鲸游船(记者王博供图)自年起,座头鲸研究所和当地旅行社合作,推出观鲸旅游项目。船上会有1-2名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协助船长发现鲸鱼,并监督游客不会做出伤害鲸鱼的行为。创建于年的巴西座头鲸项目的初衷,就是研究和保护在巴西水域繁殖的剩余座头鲸种群。当时,这些座头鲸仍面临灭绝的威胁,数量只有头左右。年,国际捕鲸委员会通过相关公约,严格禁止所有商业捕鲸活动。此后,座头鲸的数量逐渐增长。目前,出没在巴西海域的座头鲸数量已达3万头。记者王博与座头鲸研究所工作人员及当地媒体同行组成的观鲸团队和座头鲸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一起出海观鲸的那天,监测员们会在航行过程中不时记录多种信息。除了风、海浪、云层等天气状况外,还有鲸所处的位置、行动方式、是否携带幼崽等。甚至做出的动作,如拍尾巴、跳跃等。我原本以为,船要在大西洋上开出一两百公里才能看到座头鲸。没想到,离岸大概30公里的时候,我们就已经通过海上的一个个“浪花”,发现了座头鲸的踪迹。座头鲸跃出水面,来自记者王博手机拍摄的视频截图(记者王博供图)就在监测员们忙着记录的时候,我晕船了,那感觉有点像是海上过山车。在船尾吐了一会儿,或许是晕船药开始起效,或许是他们说的“盯着远方海平面看”的方法有效,我慢慢缓了过来。摄像师安德烈,总台记者王博,西语记者劳拉(从左至右)和我同行的巴西同事,摄像师安德烈对船只的起伏却浑然不觉,还试图稳住机器,记录下鲸鱼的每一个跳跃,让人好生敬佩!那天,在我出镜画面的背景里,就有一头座头鲸忽然跃出水面。可以说,我们的运气太好了!巴西座头鲸研究所负责人保罗·罗德里格斯接受采访(记者王博供图)不过,当我们可以欣赏座头鲸美丽、优雅的动作之时,还需意识到,其保护工作仍任重道远。座头鲸研究所的负责人保罗向我们介绍,每年,世界各地都有许多鲸,因被渔网缠住、与高速航行的大型船只相撞而死亡。此外,气候变暖、极地冰盖融化导致座头鲸的主要食物“磷虾”数量锐减。爱护与保护座头鲸,依旧任重道远(图片来源:巴西座头鲸研究所)座头鲸的生存,仍面临诸多威胁。可以说,以实际行动爱护Capixaba,这群“来自圣埃斯皮里图州的人”,我们还需做得更多。以上是总台记者王博在巴西当地的观察。本期《总台记者看世界》作者:总台驻巴西记者王博(出自中国之声专栏《总台记者看世界》)监制丨李天娇记者丨王博编辑丨杜雨亭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

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yuf.com/zezz/133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