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长短,心跳知道200万人研究发现心跳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人一生心跳25亿次,谁先跳完谁先走”,这句话暗示了心跳的快慢可能与寿命有关。

在自然界,一些动物的心跳次数和寿命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证实,比如乌龟/鲸鱼,它们的心率较慢,寿命却相对较长。

对于人类来说,心跳越慢是否寿命越长呢?中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杨进刚指出,这句话如果倒过来说是正确的——心率越快,寿命可能越短。

正常情况下,人的心率应该在每分钟60~次之间,维持在这个范围内是正常的。但如果心跳过快,超出正常范围,将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万人研究发现:心跳频率或影响寿命

根据中国医药大学教授温启邦的研究,他从年开始收集了近万次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心跳60~70次/分钟的人,心率每增加1次,预期寿命可能会缩短4个月左右;

相较于每分钟心率60次的人,心率保持在70~80次/分钟的人,预期寿命平均缩短了年;

心率保持在80~90次/分钟的人,预期寿命平均缩短了5年;

心率保持在90~次/分钟的人,预期寿命平均缩短了8年;

心率在次/分钟以上的人,预期寿命可能会缩短1年。

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范围内,心率越高,预期寿命越短。然而,心率过慢也是不可取的。一旦心率低于60次/分钟,就属于心动过缓,持续下去可能导致心脏输出量减少,各个器官供血不足,诱发功能性障碍。因此,在追求长寿的道路上,保持适度的心率是至关重要的。

心脏总是“乱跳”,可能是生病了

心脏是我们生命的引擎,一旦心跳出现异常波动,可能是生病的信号。以下是可能导致心脏跳动异常的原因,务必及时就医治疗。

甲亢:甲亢患者体内的过量甲状腺激素会加速心脏的收缩速度,导致心脏剧烈跳动,心跳过快。严重时,可能引发心脏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心脏血管疾病:一些患者可能患有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心肌炎等,这些疾病也会导致心跳加快。

房颤:房颤是一种危险的心率失常,会使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至2倍,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以上。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是协调一致的。但在房颤时,心房的收缩功能大幅下降,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血管堵塞,导致突发疾病。中风患者特别需要注意监测心率,以便及时预防。

心衰:无论是由何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都可能增加心脏负担。心跳过快,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可降低心脏的排血量,导致心衰。心衰患者应定期检测心率,如果心率异常增快,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调理。

心率的异常增快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缩短寿命,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采取措施使心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如何让心率降下来?

对于那些存在心动过速的人群,降低心率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

1、坚持运动锻炼

进行锻炼有助于锻炼心肌,降低心率。不同年龄段的人适合不同强度的运动。中老年人可以选择相对舒缓的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八段锦等。年轻人则可以进行更强度的运动,如跑步、跳操等。运动要量力而行,不可过于强迫自己。

2、保持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对于健康至关重要。睡眠是身体的“充电器”,每天最好保持8小时左右的睡眠。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维持心率的稳定。

、饮食均衡

饮食上要注重摄入新鲜的水果蔬菜、瘦肉、坚果、豆类以及鱼类。这些食物富含营养成分,有助于降低血压,使心脏更稳健地跳动。同时,要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以防止肥胖对心脏的不良影响。

4、保持情绪稳定

稳定的情绪对于心脏健康至关重要。避免长时间处于过度压力下,及时纾解压力。可以通过与他人交流、户外活动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5、定期体检

心动过速有时是在常规体检中被发现的,而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因此,定期体检可以帮助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实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维护心脏健康的关键。通过这些简单而实用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心率,维持身体的整体健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ngyuf.com/zezz/132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